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花生醬獵鷹的願望 The Peanut Butter Falcon】朋友,是自己選擇的家人

花生醬獵鷹的願望02.jpg

  《花生醬獵鷹的願望》是一部唐寶寶歷險記的電影,是一則現代馬克吐溫的故事,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有的是會讓人會心一笑卻又有滾滾勇敢爬入我心的電影。

  電影開場是一場失敗的逃脫戲碼,查克(查克格薩根飾演)拿了一張畫的有趣又可愛的圖畫給一位笑容可掬的老婆婆看,很有默契的他們彼此對笑了一下,接著老婆婆吃布丁噎倒了,在一陣混亂中查克狂奔而出,當然在眾目睽睽之下的出逃技倆注定是失敗的。「我很年輕,我並不老,我不應該在這裡。」而「這裡」又是哪裡?是所養老院;查克又為什麼在這裡呢?只因他是個被家人抛棄而找不到適合處所收留的唐氏症患者。

  在我們為查克漏洞百出的逃離行徑開懷大笑之餘,可曾想過那是個多麼安全又穩定的地方,他為什麼蠢蠢欲動呢?就因為他是個智商不高的唐寶寶只能在此終老嗎?難道他不能有夢嗎?難道他沒有逐夢的權利嗎?養老院裡的老人是心疼他的,也樂於幫助他逐夢。那夜,查克全身塗滿了滑不蹓丟的沐浴乳,只穿著一條薄內褲鑽滑出「鐵幕」,在以為他會迅雷不及掩耳的套上衣服時,卻發現他竟只是拔腳狂奔,完全不在意他的近乎全裸,而此時的我竟驚覺自己是多麼在意世俗的眼光,當下得完全放空自己去接受他、去接受世間所有的不同。

  經過一夜的奔逃之後,來到了碼頭,躲進了一艘小艇,因而遇到了落魄浪子泰勒(西亞李畢福飾演),因緣際會下,兩人挾著「犯人」之姿一起逃亡。他說:「你跟蹤我嗎?」他說:「我不會游泳,你幫幫我。」他問:「什麼是規則一?」他回答:「開趴……」泰勒縱使是不修邊幅的浪子,口氣再硬,心卻是柔軟的,隨便丟了件T恤給查克,再丟了件褲子說:「這下你有口袋了」,最後給了他雨靴,這會兒查克已人模人樣了,而不是那個著條薄內褲走在沼澤田野間的浪蕩子。二人的情誼在那特殊的擊掌中熱絡了起來,而二個流浪的靈魂更是一拍即合,泰勒成了查克的摔跤教練,也踏上了去摔跤學校圓成為摔跤手夢想的奇妙旅程。

  「我是個壞人,因為我的家人離開了我。」「你怎麼會是壞人,好人也會離開,與傻笑無關,與穿黑衣服無關,與……都無關,只和這裡有關,和內心有關,你的心地善良,誰都騙不了內心,這才是真正的你,你是英雄。」營火下的這段好人、壞人推心置腹的談話,實是發人深省,不論有沒有唐氏症,不管成不成了英雄,有些事是永遠做不成的,但沒問題的,因為我們都自在的活著。

  走著走著遇見了盲人賈斯伯,「你們兩人都是迷途的羔羊」,因而給了他們製造木筏的材料與工具,希望他們駕著這簡陋的木筏尋回回家的路,二人如魯賓遜飄流記般的流浪,靠岸的那夜,查克有了「花生醬獵鷹」的藝名,只因查克想成為「獵鷹」,而花生醬呢?是因為隨手拈來抹在臉上的花生醬圖騰呢?還是因為沿路花生醬是慰藉他們內心的唯一零食呢?也不用花心思去追究這等瑣事,就是這麼水道渠成罷了。

  對查克來說還有一位重要的「朋友」養老院的護理師艾莉諾(達柯塔強生飾演),在「花生醬獵鷹」夜後,加入了流浪尋夢的行列。「你居然帶一個唐寶寶來這種荒郊野外,我才是照顧他的人。」「他能自己穿衣服,他二十二歲了,你一直把他關在籠子裡……」此時艾莉諾的內心衝擊必定不小,小心呵護、完全保護難道錯了嗎?當別人叫他智障時,其實是說他做不了一般人會做的事,縱使從沒說過智障這個詞,但所有的「照顧」只讓他覺得自己是智障,查克有一般人不能的潛力,不覺得現在的他逍遙自在嗎?!

  在風光明魅的鄉野裡,在愉快的鬥嘴中,在無憂的飄流下,結束了水中遊的旅程,三個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所謂的摔跤學校,也找到了查克百看不厭錄影帶裡的摔跤英雄。但天總有不測風雲、人生中總有峰迴路轉時,在這裡的遭遇是起起伏伏的,又是希望破滅,又是夢想再起,當擂台觀眾在剎那間射出鄙視的眼神時,獵鷹的翅膀昂然舉起,冷漠的眼神竟而轉變成熱切的呼喊聲「獵鷹、獵鷹、獵鷹……」,真摯熱誠的爆發力真是無可限量。你說:查克他圓夢了嗎?

  「朋友,是你自己選擇的家人」,查克雖有唐氏症,泰勒雖陷於失去兄長的情緒中而落魄,艾莉諾呢?她是個寡婦,三個生命中都有缺陷的人,不是惺惺相惜,更不是同情憐憫,只因都有顆真誠純粹的心,才是家人,才是最珍愛的家人。

(本篇文章刋登於 人間福報12/14家庭電影院

花生醬獵鷹的願望01.jpg

花生醬獵鷹的願望00.jpg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新聞記者 The Journalist】真相大白來臨時

新聞記者01.jpg

  小蝦米到底能不能對抗大鯨魚呢?是人民「大」?還是政治人物控制的國家機器「大」呢?在政治亂象及假新聞充斥的時代,我們相信的難道就是「真相」嗎?

  《新聞記者》改編自東京新聞記者望月衣塑子同名暢銷小說,並非單純的虛構故事,挑戰日本現有議題,大膽融入多起近年在日本引發熱議的政治事件,將各起隱晦、禁忌的醜聞搬上大銀幕。望月衣塑子也以社會部記者之姿,與「前文部科學省事務次官」前川喜平、「原紐約時報東京分局長」馬丁法克勒、「新聞勞聯委員長」南彰,在片中的談論節目裡針對人民的媒體識讀、新聞界與政界的權力問題等面向,進行激辯,引領觀眾進入更深層的議題討論。

  電影始於一個強暴案,受害女主角出面控訴,只因加害者是位高高在上的官員,警調單位對加害者卻無任何作為,當所有人義憤填膺時,卻流傳出這位女主角與在野黨關係密切的訊息,似乎暗示這是特別設計的陰謀。普羅大眾相信了嗎?記者諸公們又會如何處理如此的新聞呢?「這種事,竟然會由報社報導,不覺得奇怪嗎?應該是由內閣情報室放出來的消息吧?!」吉岡(沈恩敬飾)正為這則訊息憤恨難平之際,收到了一份有著綿羊圖樣、蓋著「機密」字樣政府內部資料的暱名傳真。

  那麼吉岡是誰呢?她是服務於東都報社日韓混血的女記者,從小生長在美國的她,直至母親逝世才隨父親搬回日本生活,對於同是記者父親的自殺,抱持著質疑的態度,堅信父親是因為追查案件而「被自殺」的。因此當她收到那份傳真時,憑著記者靈敏的嗅覺,嗅出了「大事件」的氛圍。

  電影來到了另一個場景,大家都坐在電腦前,執行著上級長官下達的在網路或媒體散布某些「訊息」的命令,而這些訊息是真、是假,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當衫原(松坂桃李飾)面露疑惑、大膽質疑長官時,長官竟訓斥他:「所謂『真相』, 是由公眾決定,公眾相信就是『真相』。」聽到這句話,實在讓人好沮喪,根本無法反駁。

   衫原是從外務省剛調至內閣情報室的官員,對於用國家機器製造「新聞」這件事,不能嗤之以鼻,但內心總是不安,只能以長官所說的「這是為了國家」來麻痺自己。但他又是如何與那位憤世嫉俗的女記者接上線的呢?

  說到這裡,還相信我們每天看到的新聞嗎?還相信網路上到處流竄的資訊嗎?雖然「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但那「痕跡」的製造者,是惡意?是善意?有時還真讓人摸不著頭緒,不能自求多福,只盼自己多長點智慧。那麼吉岡與衫原又如何找真相?如何捍衛人民的利益與言論自由的?

  讓衫原下定決心違逆長官的導火線,是他所尊重的神崎前輩的自殺,雖然在與前輩最後的餐敍中,隱約中感受到了前輩的無奈,但他不知那是無力、是不能的無奈,巨大的無奈與內咎促使他走向了死亡之路。「你告訴我,神崎先生為什麼一定要死?」從長官的口中當然得不到答案。正因為神崎這個人,吉岡與衫原兩人的命運終於搭上了線。

  當吉岡一層一層剝開那分傳真中暗藏的秘密時,當衫原一步一步走進神崎死亡的秘淵時,當兩人都身處危境時,是否曾萌生退縮的念頭呢? 在挖掘真相的過程,縱使處處碰壁,但信念堅定的他們終於激盪出足以撼動社會的火花,然而他們究竟能否找尋到屬於自己的「真相」呢?

  本片導演藤井道人為了拍攝本片,採訪了許多新聞記者及政府官員,他說:「在採訪他們的過程當中,我深切感受到『無知』這種狀態是多麼可怕,但最恐怖的,是習慣於『無知』狀態的自己。」導演的這句「無知」,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縱使每天從媒體、網路接收那麼多的資訊,對於自己的「無知」竟沒有任何知覺。我們不能期盼所有報導或提供資訊的人,都是有良心之士,只能鍛鍊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不以訛傳訛,希望言論自由是無私的自由。

(本篇文章刋登於人間福報11/16家庭電影院

新聞記者02.jpg

新聞記者03.jpg

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

2019金馬觀影筆記(四):【那一夜】、【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裂愛】

那一夜.jpg

【那一夜】

  那一夜,母親成了殺人犯;那一夜,孩子們脫離了家暴的苦海;那一夜,失去了母親,也永遠失去了父親。

  「從現在開始,你們自由了,可以自由自在的去做想做的事……」

  以為這個家庭從此可以過著平安快樂的生活,以為他們心中的恨與怒從此可以連根拔除,以為母親在孩子們的地位是英雄、是神聖不可侵的……唉!世俗的我們,未身歷其境的我們,想法真的太簡單了,人間事、世間情不是只有黑與白而已,那層層又疊疊的「鳥事」磨人,把人的心志磨得爛爛的,小小年紀的孩子們該如何自處呢?他們又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長大的?那麼十五年後的他們,長歪了嗎?

  失去父親,對他們來說並不痛,他只是有血緣關係而已,十五週年的忌日,女兒對著墓碑潑水、大發脾氣,二兒子在墓碑底下的泥板抹上鞋子上的爛泥,唯獨大兒子淡淡的,我想:那個「怒」依然啃蝕著他們。

  十五週年後的那夜,母親如約回家了,最沒情緒反應的大兒子竟用力甩上了門,「她是我們的媽媽啊!」缺席了十五年的媽媽回家了,三名子女會有何反應呢?左右鄰居、本地的居民又如何看待這事呢?她,是殺人犯?是慈母?還是很有氣魄的英雄呢?

  我們總以為事可以過而境遷的,我們總以為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我們總以為極至的痛苦過去了,帶來的是無牽無掛的幸福;哪知,前面依然有石頭砸向我們,依然有心魔深藏在心底。

  十五年了,她,就是母親,就是深愛我們的母親;十五年了,我們長大了,那分痛、那分迷茫雖在,但我們仍深愛著母親。媽媽,不要再離開了,真的很愛很愛你。

日本 Japan | 2019 | DCP │ Colour │ 123min

2019 東京影展

大權在后.jpg

【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The Kingmaker】

  當說到三千雙鞋子時,想到的一定是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對她的印象是美艷、奢華,而後落拓逃到美國,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美國歷經了馬可仕的過世多年後,竟還可回到菲律賓重拾起政治的光環。

  伊美黛,該褒?還是該貶?也許百年、千年後的歷史才會有客觀的評論。但是政治、金錢、權勢是多麼巨大的怪獸,而老百姓又是多麼可卑與可悲啊!

  她,美美的;她,手握一大疊鈔票,一張一張的發給車窗旁的小孩,一把一把撒向群眾,口中卻還叨念著:「以前菲律賓是沒有乞丐的」、「戒嚴時期,生活是多麼美好」……到底該瞠目結舌呢?還是我太不懂菲律賓呢?

  當然,本片並不是只有伊美黛或馬可仕家族的說法,還有更多反對者或小老百姓的心聲,只是這些心聲能不能傳到上位者的耳中,或上位者能不能苦民所苦,倒是令人質疑。

  看罷本片,令人沮喪,所謂的庶民總統,背後竟有龐大的馬可仕家族的支持,所謂打毒,更多的是無辜百姓的擔驚受害,難道菲律賓人不害怕戒嚴再起嗎?

  我並不喜歡菲律賓這個國家,當那年去了菲律賓後,也告訴自己再也不來了。但此時,卻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帶領人民張開大眼、豎起耳朵,讓真正的自由民主遍地開花,而不為虛偽、花俏的政治語言所蒙騙,在追求轉型正義的路途上更能大開大合。

  菲律賓加油,台灣更要加油!

美國USA | 2019 | DCP | Colour | 100min

2019 威尼斯影展/2019 特柳賴德影展

2019 多倫多影展/2019 倫敦影展

裂愛.jpg

【裂愛Beanpole】

  說到傷痛,說到失去,說到愛,你會揪心難以自拔嗎?

  《裂愛》是一部很沈重的電影,色彩灰暗,情感濃郁深沈,說的是1945年俄國列寧格勒戰後的二個女人的故事。戰爭,不管是輸的一方或贏的一方,不管死傷多慘烈,總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伊芽是一個子很高的護士,瑪夏則剛退役回鄉,與伊芽在同間醫院服務。他倆在前線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如今又要好的住在一起,只是伊芽似乎欠瑪夏一個說法,欠了一個永遠也還不了的情與愛。

  當那二女一男在床上,打破了既有的默契與生活的平衡。

  男女是愛,男男也是愛,女女更是愛,是愛戀?是同情?是可憐?談的並不只有直教人生死相許的情愛,是夫妻的寬諒,是上司同事間的理解,還有那想要生、害怕死,想要抓住生命活力的無奈。

  害怕會有悲慘事發生,害怕情緒爆發後接續而來的是你我都無法接受的事。但是生命既有終了,更有出路,不期望她、她、他、他都能幸福快樂,只期盼悲傷終能釋放、傷害就此打住,頽圮之處終能建高樓。

俄羅斯Russia | 2019 | DCP | Colour | 137min

2020 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俄羅斯代表

2019 坎城影展一種注目最佳導演、影評人費比西獎

2019 多倫多影展/2019 釜山影展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2019金馬觀影筆記(三):【接近無限的白】、【小太陽達芬妮】

接近無限的白.jpg

【接近無限的白A White, White Day】

  極至的悲傷,跟隨而至的總是無限的孤寂,縱使有家人陪伴在側,當夜幕低垂時,當駕車急駛於茫茫霧海中,思念總是自心底排山倒海般湧了上來。

  電影一開場是一場在濃霧中發生的車禍,沒看到血腥的場面,只是一輛車在轉彎處自撞護欄墜落的畫面,隨後鏡頭只停格在一間佇立在鄉村的房子上,歷經了春夏秋冬的洗禮,我也沒算過到底經歷多少次季節的更迭,直至駛來了一輛車,從車上下來了一男子與一小女孩,「這裡好亂哦!」「等蓋好了一切都會很好的。」這二人巡視了這間房子之後,就這麼著住了下來,一邊整修房子,一邊過著日子。

  平平靜靜的看著螢幕上的這對爺孫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初始也不曉得為什麼重點會放在他倆身上,只有偶爾女孩的母親露一下臉,再一會兒親朋好友也來軋一角。逐漸的,在那男人繃緊的臉上看到了他的情緒,原來那場車禍死的是他的妻子。然而天底下失去愛妻的人何其多,而這個男人何特別之有呢?

  情緒的蹦發來自於那箱妻子的遺物。也不曉得是經過了多少日子才整理出來的遺物,而他又是以什麼樣的心情翻看那些看似平凡卻暗藏秘密的書、筆記、照片、錄影帶……等看似珍貴卻又暗潮洶湧的東西?

  那秘密是什麼呢?那情緒的大爆發又是為什麼呢?沒錯,他脾氣不好,但人都往生了好些日子了(二年),能淡淡看待愛妻的不忠嗎?有許多結縭幾十年的夫妻,當另一半不在之後,而在世上的那位,嘴巴叨念的並不是想念他(她)的好,而是憤憤不平他(她)生前的不好。我們可以理解他的「生氣」與所有不理智的行為,但當下該如何「釋懷」?

  當他裹著繃帶回到了家,坐在沙發上,看著背對著他圍著浴巾的女人,慢慢的轉身打開了浴巾,他臉上露出了笑容,她是誰呢?其實,我們只要想著他該是「釋懷」了時,想著他是懂得愛人時,那濃濃的白霧將不再迷茫了。

冰島、丹麥、瑞典 Iceland, Denmark, Sweden │ 2019 │ DCP │ Colour │ 109min

2020 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冰島代表/2019 坎城影展影評人週最佳演出獎

2019 羅馬尼亞外西凡尼亞影展最佳男演員/2019 多倫多影展

小太陽達芬妮.jpg

【小太陽達芬妮Dafne】

  一直不了解唐寶寶的世界,接觸最多的也僅止於那些在公共場所販賣他們所製作餅乾時。現今醫學的進步,有一大部分的唐寶寶在產檢時是可以篩檢出來(當然有漏網之魚),但是該生或不生,則是見人見智的問題,《24週》電影亦對此議有深入的探討。

  《小太陽達芬妮》已不是討論該不該生的問題,而是一個活生生也已長大成人的達芬妮,外表一看就知道她患有唐氏症,而本片最讓人暖心的是全片沒有側目與歧視的眼光,多的是疼愛與肯定,她更不是父母的累贅,而是能自立自強、撫慰人心的開心果。

  當然給予達芬妮最多愛的是媽媽了,但是天總有不測風雲,正當一家人準備去度假時,媽媽竟然驟逝,那是晴天霹靂般的打擊,對達芬妮來說,媽媽是天是地,更是她心靈最大的依靠。躲在醫院廁所哀號的達芬妮,站在廁所不知所措的爸爸,到底誰受的打擊大呢?

  「她的舌頭不是在出生時就縮回去了嗎?」「我也以為如此。」所以,達芬妮並不是一位拙於溝通、說話的人,甚且覺得她是天底下最懂得說話與幽默的人,因而人見人愛,甚且是陌生人都被她的真心所融化。

  「你的手怎麼在發抖?」「我並沒有預約看神經內科醫生啊!」「那是我預約的!」哇!這很簡單的對話,達芬妮的細心與關心更是令人感動。

  本片最重要的部分是達芬妮與爸爸的徒步旅行──到山上看媽媽。一步一腳印,一步一分真、一分善、一分美,更有多多的愛,所有的傷痛均在腳步中化作美麗的思念放在心底了。

  當爸爸娓娓道出當年如何從完全不接受達分妮,到如今以她為榮,不能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能說父母的愛卻能造就出不凡的孩子,哪怕他們有無法彌補的缺陷,只要有愛,人人都是小太陽。

義大利 Italy │ 2019 │ DCP │ Colour │ 94min

2019 柏林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

2019 卡羅維瓦利影展/2019 溫哥華影展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2019金馬觀影筆記(二):【被沉默的女人】、【選舉大作戰】、【殺戮荒村】、【王牌辯士】

被沉默的女人.jpg

【被沉默的女人A Regular Woman

  當以為「家」是我們最安全的後盾時,卻發現不是那麼回事,那該如何是好呢?

  曾經看過幾部有關「榮譽殺人」的電影,但說到這所謂的「榮譽」,總想幹譙個幾聲,受害人百分之二百一定是女人,被殺的那個女人到底做錯了什麼事呢?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殺人犯」,必定是她最愛的親人。哦!不能稱之為「犯」,因為在他們以為的伊斯蘭教教義裡,那似乎是合理、合法、必需的手段。

  片中的主人艾娜,已移民至德國,但仍是很傳統的伊斯蘭家庭,奉「爸爸」的命令嫁給了土耳其的表哥,以為從此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時,卻因丈夫的家暴,大腹便便的逃回了德國。也許受著傳統伊斯蘭教育的女人,會逆來順受一輩子受著丈夫的凌虐(這不是男人可以理所當然欺凌女人藉口),而受德國西方教育的艾娜可以接受父母命結婚已經是她的極限了,怎可能忍受丈夫的暴力相向呢?

  但是,如果以為回到了原生家庭就安全無虞了,父母、兄弟姊妹就能給百分百的給予支持與愛了,那就「錯」了。我們能不說「自由至上」,不過總有保護自身安全的權力吧!

  在這裡,但願不再有「被沉默的女人」出現,更希望所有的女人,不僅僅是伊斯蘭的女人,都能有自由的靈魂,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愛其所愛,珍惜她(他),保護她(他),愛她(他)。

德國 Germany 2019 DCP Colour 92min

2019 翠貝卡影展 / 2019 耶路撒冷影展

選舉大作戰.jpg

【選舉大作戰The Perfect Candidate

  記得《腳踏車大作戰》中那個為了騎腳踏車的女孩嗎?同樣的,《選舉大作戰》是海法阿爾曼蘇爾所拍攝的關懷女權的電影。

  在台灣女性參政,已不是新鮮事,但在阿拉伯世界裡,蓋著頭紗、不能自由的與男人交談的女醫生瑪麗安,為什麼決定參選市議員?又該如何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執行競策略呢?

  我們看到了阿拉伯女人的不能與無奈,更看到了阿拉伯女人的堅持與暴發力,女權至上嗎?不,只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討厭性別歧視,更討厭瞧不起女人的男人,男人能,女人當然也能。看看那個初始拒絶給瑪麗安看病的爺爺,最後豎起了拇指說「我選了你,你是個很棒的醫生」時,當我們處處陶醉於阿拉伯異國的樂音中時,相信黑罩袍裡穿著艷麗服裝、化著漂亮妝妍的女人,你們的能力終會被肯定、並有出人頭地的一天的。

  「當女性們看見以女性作為主角的電影,是會受到鼓舞的。在我的電影當中,女人是主角,男人是配角。」──海法阿爾曼蘇爾

沙烏地阿拉伯、德國 Saudi Arabia, Germany 2019 DCP Colour 101min

2020 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沙烏地阿拉伯代表 / 2019 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

2019 多倫多影展 / 2019 蘇黎世影展 / 2019 倫敦影展 / 2019 釜山影展

殺戮荒村.jpg

【殺戮荒村Bacurau

  《殺戮荒村》是一部有趣的電影,有樸實的人民與質樸的風土民情,有勢利的人,也有炫麗無厘頭的人,有現代化的網路、手機、空照機,更有那讓人羨慕的平靜與歡愉,還有如西部電影裡那持槍掃射的場景,而那一幕幕看似衝突的場景,卻有另一番風景與感受。

  許許多事件的發生,為什麼?沒答案,都只能以「不知道」來告訴我們世間事之不可理喻,也許以暴制暴、以牙還牙才是弱小的老百姓最終、最佳的自我防衛辦法。

  那是個位於巴西東北部很荒蕪的小村,甚至飲水都受制於有錢有勢的人而不能自由取用,他們只能以運水車開好小幾時的路程到上游運水來用,也因為「水」的問題與掌管水源者多所衝突,原本快樂知足的日子,每每總因為「那些人」的來臨而一觸即發。

  有天晚上,萬馬奔騰過村莊,隔天早上村子裡的人決定到牧場去看個究竟,為什麼馬兒都跑出來了?為什麼電話都沒人接?哇哇哇!那不是一觸即發的事,而是讓人氣憤、震驚的大血爆。

  一台如飛碟般的空照機,幾個像瘋子般耳戴著耳機的人,聽著耳機那頭的人發號司令,無來由的殺人,他們還說「好爽、好刺激」,還說「某某人又得了幾分」,好似在玩著某種殺人遊戲。

  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是原始資源對抗現代科技?是團結力量大,還是美帝的傲慢強呢?

  但是那聲「湯尼」,你說那是遊戲,還是政治人物的無情與利益至上的產物呢?當然最終是邪不勝正,那一幕幕的血腥縱始還餘波盪漾,而看到小村民們臉上綻放的笑容,他們依然歡喜生活在如世外桃源的此處吧!

巴西、法國 Brazil, France 2019 DCP Colour 130min

2019 坎城影展評審團獎 / 2019 慕尼黑影展最佳國際影片

2019 祕魯利馬拉美影展最佳影片 / 2019 多倫多影展

2019 西班牙Sitges 奇幻影展 / 2019 倫敦影展

王牌辯士.jpg

【王牌辯士Talking the Pictures

  話說「說書人」總能把平淡無奇的故事說得精彩絕倫、讓人拍案叫絕,而在一百年前黑白默片風靡日本時,是如何讓人們流連於戲院的呢?

  那時有一種職業叫做「辯士」,其實和「說書人」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前者是看著影像,邊旁白再邊為影像中的人物配音,而故事以及台辭都是靠「辯士」想像力自由發揮;後者,沒有影像,靠著本身說學逗唱的功力吸引大眾的豎耳聆聽。

  看著本片中的「辯士」忽男忽女的變聲,還可讓人大笑甚至痛哭流涕,卻讓我想到了傳統「布袋戲」,配音者基本上都是一個人,其中的忽男忽女,忽好人忽壞人,有時還是歡樂的丑角。同樣都是傳統文化的東西,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那日本的「戲影」終被「電影」所取代了,而「布袋戲」呢?我想我們還在努力保有吧!

  現在回過頭來談談《王牌辯士》。俊太郎和梅子從小就愛看戲,一個說要當個辯士,一個說要當演員,而那甜滋滋的牛奶糖牽起了他們的一世情。

  俊太郎和梅子都是窮人家的孩子,長大後的俊太郎是小偷?是騙子?而梅子變成了松子,為什麼呢?

  「我是個有情有義的男子漢」,就因為這個「有情有義」讓他成了「王牌辯士」呢?還是成了他被追殺與身陷囹圄的原因呢?而松子的演員夢,因「他」而實現了嗎?

  看本片的過程,不在乎那個奔跑、那個追殺、那個槍殺……是否合情合理,在乎的是觀影的過程,戲中戲的演出,辯士或可說是精彩聲優的令人讚嘆,那牛奶糖般甜美的淡淡情愛,以及朋友、師徒、敵人,甚至只是坐在戲院的觀眾,細細咀嚼後,都會讓人會心一笑,也許不是笑中帶淚,但的確是不凡的享受。

註:睽違影壇五年,導演周防正行以大正時代為背景,再次展現精妙的喜劇手法,不僅重現默片時代的辯士演出現場,細膩的場面調度隱隱向基頓、卓別林致敬。

日本 Japan 2019 DCP Colour 126min

2019 釜山影展 / 2019 東京影展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2019金馬觀影筆記(一):【風暴過後】、【戴腳鐐的女孩】

風暴過後.jpg

【風暴過後The Most Beautiful Couple

  《風暴過後》,說到「風暴」,當然是不好的事,慘不忍睹嗎?倒還不至於,只是心靈上被撕得碎碎的,那又該如何把破碎不堪心重塑起來呢?一個人已經很不容易,而這還是夫妻倆,想來那考驗真如在地獄走一回那般難、那般痛。

  男人與女人,不管是身、心、靈基本上都是不同的。男人總是以保護者自居,但如果親眼目睹所愛的女人被人欺凌時,挺身而出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總有無能為力的時候,事後的自責恐一輩子烙印在心裡。

  片中在風暴二年後,生活在平靜中度過了,心理治療療程也告一段落了,本以為所有傷痛、害怕已事過境遷了,但那天的不經意、不期而遇,那個「惡」出現在「他」的眼前,憤怒再來,雖「她」說已原諒,雖「她」希望那個「惡」不再影響他們的生活,但是當「她」看到「惡」的那一剎那,二年前的那一幕,二年來所受的煎熬全都湧了上來。如何發洩?如何平復?又如何自諒與原諒呢?

  不想討論男人的不能與自責,不想討論女人的容忍與委曲求全,總之,凡事物極必反。在看片的過程中,心裡總嘀咕著「報警啊!報警啊!」,但他們心裡的害怕與憤怒在不能獲得任何的舒解下,是無法再一次赤裸裸的攤在他人面前的,當然不甘,更不可能原諒囉!

  最後結果如何了呢?相信他們的生命終會找到出路的。

德國、法國 Germany, France2018DCPColour95min

2018德國電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 2018 多倫多影展 / 2018 漢堡影展 / 2019香港電影節

 

戴腳鐐的女孩.jpg

【戴腳鐐的女孩The Girl with a Bracelet

  她,麗姿,未滿十八歲,她戴著腳鐐在家拘留,二年了,雖在家裡,但仍不能趴趴跑,是失去行動自由的;但,小小年紀,為什麼戴了二年的腳鐐呢?想必是做了不好的事,犯了罪。

  電影並沒有犯罪過程的鏡頭,所有的一切都訴諸於法庭,可想而知,法庭戲碼占了電影六、七成,而其他的點點滴滴不重要嗎?那是親情,那是無奈,那是叛逆,那是無可救藥的相信,是自欺嗎?不得而知,也許該由觀影的你去評斷吧!

  你我都年輕過,現今的法國小孩與台灣的小孩道德觀是否相同,留待有興趣的人去探討。但當麗姿的交友狀況、感情喜好、生活點滴……等,一一在眾多大人的面前像洋蔥般被一層層剝開來時,曾如片中的檢察官說的她冷漠、冷靜,而我訝異她的成熟,卻可以理解她的無所謂。

  在此,為人父母的縱使以為自己與子女多麼親近,縱使覺得自己又多麼瞭解子女,不能說是自欺欺人,只能說小孩子總有自己的世界,總有自己不想被父母知曉的地方

  「從一開始我就對飾演麗姿的女演員說:『我不知道她是否有罪,你決定,我不想知道。』」——史蒂芬德穆斯提耶

  腳鐐終被剪斷了,而走出法院的的麗姿卻從脖子上摘下了項練,逕自往那戴腳鐐的腳踝上戴,看不到她的表情,再多的揣測都不重要,只期待那隱藏在那小女孩心中的恨能就此化解,期待她的臉上能再度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法國、比利時France, Belgium2019DCPColour95min

2019 盧卡諾影展 / 2019倫敦影展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計高一籌 My Masterpiece】藝術就是生活,生活也是藝術

計高一籌01.jpg

  「藝術不只是現實的再現,更能創造其獨有的現實,不必想我為什麼不理解,重要的是感受作品所要傳達的意念。」

  電影《計高一籌》,阿根廷與西班牙聯合拍攝,全片跨越南美洲拍攝,由阿根廷導演加斯頓杜帕拉特(Gaston Duprat)執導,並由相差15歲的兩位影帝:吉勒摩法蘭賽拉(Guillermo Francella)與路易斯布蘭多尼(Luis Brandoni)聯手主演。電影除揭露藝術界炒畫內幕,並藉此帶出友情的珍貴。

  劇情由觀賞一幅瑰麗的油畫【北方風景】開始,而在這一分鐘的慢鏡頭裡真的能細細感受這幅畫的意境嗎?也許此時很想按個快轉鍵,緊快進入電影的核心。

  在那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一分鐘後,片中出現了一個男人,帶著簡單行李開車上路,「……我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叫亞瑟羅,從事藝術品交易,我是個殺人犯……」這段簡單的獨白不知不覺激起了我強大的好奇心:那秘密是什麼呢?如果是個殺人犯,怎可如此悠哉的駕車旅遊呢?

  亞瑟羅住在布宜諾艾利斯,經營一家畫廊,有一位交情長達四十年的畫家好友倫佐,也是他的經紀人。倫佐是個性乖僻的畫家,而亞瑟羅卻是利益薰心的商人,二人能成為莫逆之交,卻也是匪夷所思之事。這四十年來,跨越了二個世紀,共同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的事情,曾經風光、名躁一時,此時更是落寞、乏人問津,而革命情感依然在,但又該如何再創巔峰呢?

  《計高一籌》是部黑色喜劇,不斷讓我們有會心一笑或開懷大笑的情節,但在笑中卻常常有一點點的擔心。

  話題再回到「再創巔峰」上,此時得談一談畫家的尊嚴上了。亞瑟羅接了一家大公司的案子——「客製」一幅畫,亞瑟羅畫了草稿,聲稱是倫佐畫的,而倨傲的倫佐當然拒絶了,不是因為草稿不是他畫的,而是因為這不是創作,但終究拗不過「交情」,在亞瑟羅的監督下,完成了這幅「客製畫」。百密終不如一疏,亞瑟羅放手讓倫佐打包,而倫佐更表示要再修飾得更完美,而這「完美」卻在客戶處畫布揭下的那一刻,驚呆了所有人,卻笑翻了我。此時不得不欣賞倫佐他那藝術家桀驁不馴的性格,心裡卻不禁嘀咕著:「何必與錢過不去呢?」

  電影的前半場一直幽默的述說著倫佐的不可理喻,也不斷告訴我們亞瑟羅有著商人狡詐的一面,隱隱之中更可感受著這二人間那四十年的友情是多麼牢不可破。終於劇情急轉直下,來個人生大翻轉,倫佐出了個大車禍,當死亡的陰影悄悄的扣上了生命線時,倫佐與亞瑟羅該如何應對呢?

  躺在病床上、得了失憶症的倫佐說:「與其這樣生活,我寧願死亡……」這不是關乎藝術家尊嚴的事,而是關乎生命尊嚴的事。不管倫佐是不是試圖自殺,不論亞瑟羅是不是曾有加工死亡的念頭,生命是無價的,只要還活著,依然有再創巔峰的機會的。此時心中慶幸的是——亞瑟羅不是殺人犯,但電影一開始所說的殺人犯所為何來呢?

  當想著「殺人犯」這件事時,卻出現了倫佐「最後告白」的錄影畫面,真的死亡了嗎?話說當畫家死亡後,其作品的身價總能翻轉好幾十、幾百、幾千……倍,倫佐的作品更是炙手可熱,炒翻了藝術圈,亞瑟羅一干藝術商人口袋賺飽飽的。「殺人犯」三個字又悄然上了心頭。

  不過,令人可疑的是:他的「真跡」畫作總能源源不絕的供應,為什麼呢?紙終包不住火的,真相終會大白的,「詐死」是最好的解釋了,倫佐也真的沒死,只是躲在高山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倫佐無緣的徒弟艾歷克斯來到了這高山上,他那童子軍般誠實、嫉惡如仇的性格說著要揭發他們的秘密,想來亞瑟羅的利益至上的商人性格必有所作為,只是他成功了嗎?難道這就是他所謂的「殺人犯」?

  桀驁不馴,不好;利益薰心,令人厭惡;厭世,讓人沮喪;欺詐,更令人憤怒。本片中看到了生命中、生活裡種種的不堪與無奈,但,尊嚴,是可敬的;友情,更可貴;生命,珍貴無價;真相呢?才是我們生活的根本吧!

  在開心害怕中看罷本片後,何不撥冗個幾分鐘,動動滑鼠,拜一下谷歌大神,欣賞阿根廷傑出畫家卡洛斯戈里亞雷納(Carlos Gorriarena)的作品,而本片之所以會選用他的作品,乃因其表現力、色彩及殘酷的社會批判力與本片虛構的畫家倫佐一致,也許可以從中看到活力充沛的生命力,領略出藝術就是生活,生活也是藝術

(本篇文章刋登於人間福報10/12家庭電影院

計高一籌02.jpg

計高一籌03.jpg

2019年9月25日 星期三

【洛瑞&火柴男人 Mrs Lowry & Son】為愛而畫

洛瑞%26;火柴男人01.jpg

  「我只是一個畫畫的人,如此而已,別無其他。」瑞洛是個簡單的人,過著簡單的生活,不快樂,甚至鬰鬱寡歡,所以如何從他的畫中看到喜樂呢?敏銳的內心裡到底藏了多少心思與感情呢?

  《洛瑞&火柴男人》英文片名《Mrs Lowry & Son》直譯是「洛瑞女士和兒子」,當可想見本片述說的是母子關係的電影,而這位洛瑞又是誰?又為何中文片名中有個「火柴男人」?L.S. 洛瑞是二十世紀英國最偉大的國民畫家之一,獨特的畫風深受英國民眾喜愛,他筆下的人物,頭大大、身體細細的,就像一根根的火柴棒一樣,故被稱為「火柴男人」。而在洛瑞的生命中,那咄咄逼人、滿口鄙視與輕蔑的母親,帶給他的是何種的推力呢?

  本片由知名皇家莎士比亞劇場前任總監亞德里安.諾布爾擔任導演,找來坎城影帝提摩西的司伯飾演這位偉大的畫家,以及坎城影后凡妮莎蕾格烈芙飾演控制狂的母親。兩人精湛演技,演活了這對諷刺卻又帶著幽默的母子。

  電影來到了〈從工廠回來〉畫作的場景,洛瑞走到了工廠門口,工人們紛紛走出了工廠,而工人們如畫中的動作,所有人如「一、二、三木頭人」般定格不動,此時洛瑞佝僂著身軀,緩步走入人群,「他們像老鼠一樣,象牙黑、朱砂色、普魯士藍、芥末黃……人潮可能是最寂寞的地方,他們糾纏著我,那些寂寞的靈魂……」在他眼裡一切都很美、很真實,是生活、是心靈,他得捕捉並用盡生命記錄下這一切。只是,母親並不以為然。

  在父親去世之後,洛瑞負責照顧生病的母親,「你今天過得如何?」「一如往常,躺在這裡等大限之日的到來。」一個長期臥病在床的人對於生命的無力、無奈與悲傷,是可以理解的,但無法理解的是她對兒子的不屑與不滿,縱使再孝順,一般人應該是無法長久忍受的。而唯一能夠支撐下去的是母親睡著後那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

  洛瑞每晚坐在閣樓裡,用手指在這裡抹一下,用畫筆在那裡添上一筆,雖孤獨但很安全,工廠、煙囪林立、冒著黑煙的天空、火柴男人踽踽行走於工業都市……畫出了人心、靈魂,畫出了生活,畫出了對社會與大地的關懷。

  那天洛瑞收到了一封信,「你的畫簡樸純真,不靠臨摹,不矯揉造作,純粹是情感的表現。」嘴角隱隱的、慢慢的往上揚了,以前藝術家評論他的畫如同孩童隨意塗鴉的陰霾似乎消失了,欣賞他的伯樂出現了,縱使他喜滋滋告訴了母親這個消息,母親卻仍嗤之以鼻。他不沮喪嗎?當然沮喪,只是執著與堅持讓他沒放棄希望與夢想。

  臥榻在床的母親總叨叨絮絮,或許是因為洛瑞的個性溫、怯懦,或許是因為孝心使然,縱使有些微的鬥嘴場景,總是讓我們走進了一幅又一幅是現實也是虛幻的畫裡。但是埋藏在平靜無奇生活裡的炸彈,終究還是爆炸了,「我要全部燒光,媽……」「這嗜好對你有何益處?畫這些髒髒的工業景象,根本沒人想買……」此時的洛瑞不再溫吞,所有的畫作搬到了庭院,拿起了火柴,那根著了火的火柴棒丟下去了嗎?當然沒有,否則,這位偉大的畫家將不復存在。

   那「望子成龍」的母愛,大的讓人窒息,如此的「愛」錯了嗎?又該如何承受呢?洛瑞曾說過:「不需要成為一個畫家的大腦,只需要有感情。」他的感情包容了母親,他的畫都為「愛」而畫,為他愛的母親而畫,泉下有知的母親當以他為傲吧!

(本篇文章刋登於 人間福報9/21家庭電影院

洛瑞%26;火柴男人02.jpg

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

【絕世名伶 Mathilde】舞出愛,舞出情,舞出一生的摯愛

絕世名伶01.jpg

  「只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故事,耳熟能詳的不外乎是「溫莎公爵」的愛戀,而中國歷代皇帝中為美人而荒廢政務的更是所在多有,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二十二歲情感澎湃時,他又如何在江山與美人、責任與愛情中做抉擇呢?

  集結俄羅斯一流藝術人才的史詩大作《絕世名伶》,由曾代表俄羅斯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俄羅斯導演亞力克西烏契傑利執導,電影描述芭蕾首席名伶瑪蒂妲與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愛情。瑪蒂妲是俄國首位獲得芭蕾名伶最高榮譽的「至高首席芭蕾女伶」,也是少數能夠完成單足趾尖旋轉三十二次的傳奇女伶。飾演瑪蒂妲的蜜卡莉娜奧珊斯卡從五百名演員的試鏡中脫穎而出,她也為了這個角色做足了功課,花了六個月的時間學習俄語以及芭蕾。

  那從遠處傳來的一聲又一聲「尼基」,使得在加冕典禮上的尼古拉二世(拉斯艾丁格 飾)昏倒了,在眾人的驚嚇中時間倒轉到了這位傳出呼喊聲的美人與這位沙皇的相識場景。

  那是一場芭蕾舞團為貴族們安排的一場表演,瑪蒂妲(蜜卡莉娜奧珊斯卡飾)興奮的準備上臺獨舞時,另一位舞伶「不懷好意」的上前擁抱打氣,而這個不懷好意竟讓瑪蒂妲在舞蹈時舞衣滑落胸前,當後台有人大喊「落幕」時,當觀眾目瞪口呆的瞧著舞臺上這位出糗的舞伶時,她竟能展現更為迷人的笑容,毫不畏懼、自信滿滿的以優美的舞姿跳完了這場獨舞。在場的許多男士們,竟在不知不覺中都喜歡上了這位大膽的美人,其中尼古拉二世更是一見鍾情。

  「你為她準備了什麼禮物?」「我的生命!」天雷勾動地火般的愛戀於是滋長於他倆心中。美麗的芭蕾舞伶們,她們的美與情並不是能獨享於某一人,只是王親貴族們茶餘飯後的玩物而已,甚至在一場軍人的賽馬競賽中,她們的吻竟是優勝的禮物,因此,尼古拉二世與瑪蒂妲的愛情卻更顯得真摯,但瑪蒂妲也因這個軍人之吻而惹來了殺身之禍。

  瑪蒂妲與王儲交往期間,當然在意世俗的眼光,也曾翻遍了各式文獻,希望能找到自己也有貴族血統的證據,想來她所受的鄙視及非議是多麼讓她自卑,而「門當戶對」這個門檻卻又是多麼難以跨越的。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段跨越階級的愛情,獻出了生命就能順遂幸福嗎?他們是不被看好與祝福的,甚且也有眾多阻攔,尤其是尼古拉二世的母親,以及未婚妻德國公主艾歷克絲。

  「有一位德國公主會來,她十二歲,美麗聰明又大方,大家叫她『小太陽』,上帝派這個太陽來照亮我的……」王子與公主的結合是理所當然的,而尼古拉二世也從小就知道這個公主的存在,也認識、認同她。但愛情的到來並沒有先來後到的順序,感覺對了,就發生了,縱使母親告訴他,她與父親婚前都各有愛人,但仍為了社稷而結合,依然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難道和瑪蒂妲在一起會不幸福嗎?難道艾歷克絲才是幸福的根源嗎?

  根據俄國歷史記載尼古拉二世的日記裡寫著:「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的靈魂裡會同時存在兩種愛情,一個是夢想中的愛情,一個是現實中的愛情。」夢想會成真嗎?而現實會成為泡沫幻影嗎?其實尼古拉二世對艾歷克絲並不是沒有愛,只是加上了國家的重責大任的情愛卻使得他縛手束腳的,內心裡更有一丁點的排斥,而對於瑪蒂妲呢?卻能放心大膽的去愛、去享受。孰愛得深、愛得切,在尼古拉二世的一生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愛過」。

  尼古拉二世與瑪蒂妲的狂戀,並不因任何的阻攔而有所終止,他們的情、他們的愛,既甜美,也苦澀,如烈火般燃燒於聖彼得堡、夏宮,甚至皇家宮殿中,愈是隱密,愈是禁忌,則愈是眷戀、依戀。於私心中,衷心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又怕「女人是禍水」這五個字會冠在這個美麗有才華的瑪蒂妲頭上。

  最終的那場「新娘之舞」,瑪蒂妲終於跳出了單足趾尖旋轉三十二次,舞出了她的不甘,舞出了她的愛,終為這段的狂愛舞出了句點。

  所以,江山還是美人?想來不用多說,不管是尼古拉二世,不管是瑪蒂妲,他們的苦與難,當下或許是人生中最大的磨鍊,但愛情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給予最大的祝福才是最真、最狂的愛。

(本篇文章刋登於 人間福報8/10家庭電影院

絕世名伶02.jpg

絕世名伶03.jpg

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

【人生消極掰 Richard Says Goodbye】活出自己

人生消極掰01.jpg

  看到強尼戴普主演,毫無私心的覺得一定得去拜一拜,但總不知不覺的想到他那三三八八、扭著腰與臂迷人的模樣,但是《人生消極掰》是一部怎樣的電影,電影裡的主人翁是不是也是那「迷人」的模樣呢?哈!怎可忘了強尼戴普也是正常人,他也是一個千面男郎,而這個「消極掰」又會如何度過最後的人生呢?

  人只要一出生就一步步走向死亡,我們不能知道那步步是多久又多長,但如果有一天醫生告知我們在世的日子不多,如果積極治療至多可活一年半,假使放任不管可能只有半年可活,那該如何抉擇呢?

  片中主角理查是位大學教授,有了上述的經歷,他消極的選擇了不治療,但卻「積極」的過著他最後的人生。

  有好幾部電影都有「人生清單」的劇情,但查理並不刻意的要去完成他一生中未完成的人生清單,而是放任自己去做可能一輩子連想都不會想、不該想的事,也許自私,也許無私,但他開心、快樂嗎?

  查理是為人師表的教授,如果我是他的學生,會很開心有如是一個老師,「我很羨慕你能做自己」,沒錯,能真正做自己的老師,而不是道貌岸然、心口不一的假掰老師,才可教出有獨力思考能力的學生。當然不是百分百認同片中一些脫軌的行徑,只是告訴自己要活出自己來。

  而為人夫、為人父的查理在家庭裡又是扮演怎樣的角色呢?當妻子告訴他另有愛人時,當女兒說自己是蕾絲邊時,是欣然接受呢?還是暴跳如雷?對老婆,他有他的態度,對女兒更讚嘆她真誠面對自己的感覺。而最後那感性的「告白」才是給了人生最完美的句點。

  姑且不論最後查理和愛犬開著車往何處去,更不論查理最後的人生是否脫序,所愛、所思並不會因為生命的即將終結而消失殆盡。珍惜所愛、活在當下,或許才是活著最重要的事。

註:《她的故事未完待續》導演韋恩羅伯茲新作,強尼戴普、柔伊德區主演。描述大學教授理查被醫生診斷出只剩下六個月的生命,他決定要利用剩餘時間活的瘋狂,他能在不多的時間找到快樂和滿足的人生嗎?

人生消極掰02.jpg

人生消極掰03.jpg

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鏗鏘玫瑰 Wild Rose】家是最好的地方

鏗鏘玫瑰01.jpg

  是愛也好,是夢也罷,只要真誠,有了愛,夢想是最美麗,更給了我們圓夢的勇氣。

  《鏗鏘玫瑰》是部描繪平凡小人物追求夢想的音樂電影,由英國導演湯姆哈波(Tom Harper)與編劇妮可泰勒(Nicole Taylor)攜手打造。構思八年的劇本,細膩的刻畫了小人物生活的辛苦面與為難處,更樂觀又不失真實的描繪了尋夢的歷程,再加上渲染力十足的音樂,絶對是一場不同凡響的電影饗宴。女主角潔西伯克利更表示,她首次讀劇本就忍不住感動落淚:「這是一個真誠的故事……主要想講的是被社會邊緣化、拒於門外的平凡小人物,他們或許曾有夢想,卻從來沒機會鼓起勇氣。希望本片能獻給經常被遺忘或被拒絕的人們,並藉此湧生追求夢想的勇氣。」

  生長於英國蘇格蘭的格拉斯哥的蘿絲琳(潔西伯克利飾演)頂著一頭紅髮,穿著白色流蘇皮夾克,而埋藏在白色牛仔長靴裡的是電子腳鐐,此時的她剛服完一年的牢獄,直奔的竟是男友懷抱,而不是愛她、包容她的家人。當她回到家時,只有小兒子略顯熱情的喊了聲「媽咪」外,女兒更是置之不理,而母親(茱莉華特絲飾演)的態度呢?並不驚訝,直像接待個陌生人般的淡然。

  此時,並不知道蘿絲琳是怎樣的人,難以理解的是縱然是壓抑了一年的情欲,哪比得上親人重要呢?也許她只是一個需要愛情、害怕失去愛情的自私女罷了。

  慢慢的,蘿絲琳的音樂魂上身了,而這音樂是來自於美國原汁原味的鄉村音樂,即使她覺得自己該是美國人,由裡至外、全身上下都充滿了鄉村音樂的氣息,這是她的夢,更是她生活的目標。但母親說:「我要妳扛起責任,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人」,高傲孤獨的臉龐柔弱了下來,總得為五斗米折腰吧,接受了母親的提議,成為一個有錢人家的幫傭。

  如果金錢不餘匱乏,夢想並不那麼束之高閣,但如果每天得為肚皮疲於奔命時,如何談夢想呢?何況還要追夢。

  當開始懷疑蘿絲琳如何能安分的做著幫傭的工作時,竟發現她趁女主人蘇珊娜(蘇菲歐克妮多飾演)不在時偷喝著昂貴的飲品,還音樂魂上身的戴著耳機,把吸塵機當麥克風,用著她那磁性、嘹亮的聲音,忘情的唱著歌,直到二個小主人進來才嘎然而止,也因此,開啟了另一段的音樂旅程。

  還不到三十歲的蘿絲琳,縱使曾覺得她自私又自我,但卻是個能時時自省的人。從母親手中接回了五歲與八歲的兒女,「我有太多無法回頭、悔不當初的過去」力圖打破與孩子間的隔閡,努力改變自己,但「總是三分鐘熱度」的她,在孩子眼中卻成了「食言」專家,此時的她又該如何尋回母愛呢?哪怕是母親對自己的愛?哪怕是自己對兒女的愛?哪怕是孩子對媽咪的依戀?

  「我要妳負起責任,但我不是要剝奪妳的希望。」

  在尋愛的過程,音樂才是靈魂伴侶,而到鄉村音樂聖地納許維爾發展仍是她的夢想。因著她那場在主人家的吸塵機歌唱秀後,幸得蘇珊娜的幫助而與英國廣播公司電台的鄉村音樂專家鮑勃哈里斯見了面,那麼從此她的音樂路就一帆風順了嗎?母親不忍蘿絲琳的落寞而資助她去納許維爾,「願你所有的心碎都是歌曲,在此地心碎是美麗的,也可以滿地找到心碎的歌曲,但在處處是音樂人的地方該如何出類拔萃呢?當她偷偷踏上夢想中的舞台後,終於領悟到了鮑勃哈里斯那句「妳想說什麼」的真正的意涵。

  蘿絲琳手臂上的「三個和弦和真實」字樣令人印象深刻,她戲謔的說:「用三個和弦就能唱出鄉村音樂」,對她來說可真的把鄉村樂刻在身上了。但換個角度來看,也許電影並不是要告訴我們鄉村樂之於生活是多麼重要的事,重要的是「三」代表的意義,重要的是「真實」的生命意義。三個母親對家人的付出,母愛的無私與無悔,三個親人的包容與體諒;現實的苛刻,真實的生活,真實的自我,真實聲音,而這所有的一切帶我們來到了夢想的殿堂。

  追夢、圓夢是辛苦的,但卻是美麗的,當蘿絲琳站上家鄉的舞台,用她那迷人的歌喉緩緩唱出「我踏破你家門口的石階,來了又去,去了又來,找尋自己的方向……我找到比石更堅的地方,家是最好的地方,家是最好的地方 ……」(瑪麗史汀柏格為電影譜寫原創插曲〈No Place Like Home〉),相信這是幸福的夢想。

(本篇文章刋登於:人間福報7/13家庭電影院

鏗鏘玫瑰02.jpg

鏗鏘玫瑰03.jpg

鏗鏘玫瑰04.jpg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爺爺與喵 Island of Cats】喵喵——愛的物語

爺爺與喵01.jpg

  「你會陪我到最後吧?」

  電影《爺爺與喵》改編自日本暢銷圖文作家貓蒔的漫畫作品《爺爺與小玉喵》,是動物攝影師岩合光昭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他以《岩合光昭的貓步走世界》聞名全球),並找來日本資深演員立川志之輔、小林薰,以及人氣女星柴崎幸演出,共同描繪出一幅以貓與人之間感情強烈羈絆的暖心美麗的風景,而且從頭到尾,保證每一個鏡頭都有貓咪出現!

  一隻又一隻的貓咪蹦出了畫面,牠們或坐、或躺、或漫步、或奔馳,在街角、在庭院、在海邊、在綠野,電影一開始萌翻人的鏡頭,直讓人歡喜到了極點。沒錯,這是一部以貓咪為主角的電影,是真真實實的貓咪,完全沒有使用任何動畫合成,可想而知拍攝過程難度是超高的,但是以一位貓迷的導演來說,能全心浸潤在貓咪心緒的氛圍裡,辛苦帶來的是幸福感吧!雖說這是一部貓咪電影,但卻無法忽略「人類」帶給我們的感動,畢竟是《爺爺與喵》的故事。

  退休校長大吉爺爺(立川志之輔飾)一邊做飯一邊跟旁邊的小玉貓咪說:「小玉啊……你會陪我到最後吧?」原來老伴離開人世後只有一隻貓陪伴他過日子,孤單寂寞嗎?看看小玉躺在大吉爺爺胸口睡覺的模樣,他倆相依相偎的情懷是會讓人甜滿心裡的,如此的相伴怎會寂寞呢?!

  大吉爺爺與小玉每天的例行功課是到島上散步巡禮,是蹓貓嗎?不用繩子,只是簡單的陪伴而已,小玉走在前頭,還不時停下來回頭看看大吉爺爺,如此有靈性的貓咪一點都不遜於人類最忠實的伙伴狗兒。而小玉又是隻如何的貓咪,怎會如此通曉人性呢?

  小玉本名培根,是二O一五年出生的美國短毛公貓,除了很會吃之外,更長了一張耐人尋味的臉,劇組人員拜訪了超過了一百隻貓咪演員,當導演看到主角立川志之輔與培根排練散步的戲碼時,想都沒想就說:「牠就是小玉!」就連立川志之輔也盛讚:「這樣沉穩、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覺,就是小玉的樣子。」而牠在片中的演出不僅自然,每個動作、眼神都是神字級的表現,因此導演大讚:「這部片如果沒有培根的話,應該就拍不成了,電影能成功,都要歸功於培根!」

  大吉爺爺與小玉生活在一座小島上,島上的年輕人大都到城市討生活了,留在島上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島上如果只是動作遲緩的老人,可能彌漫了等死的氣氛,但這座島卻處處有貓咪,時時可聽到「喵喵」的叫聲,更有那個騎著腳踏車到處提醒老人們注意身體健康的年輕醫生,以及無憂又爽朗開懷的笑聲,反而更顯得朝氣蓬勃。

  此時來了一位從東京來的神秘妙齡女子美智子(柴崎幸飾),開了島上最「潮」、也是島上唯一的咖啡館,一開始居民只是以極度的好奇心在店外搖頭晃腦,而後因著美智子的熱情邀請,這咖啡館竟成了島上居民的聚會、心靈交流的場所,更因著美智子的好點子,不僅開起了烹飪教室,還舉辦了各式活動,為平凡靜謐是的島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

  那天小玉離家出走了,有人說貓咪之所以會離開,可是凶多吉少,所幸最後是「春天」的好事,不然可能得哭掛了許多人。

  又那天大吉爺爺昏倒家中,此時得討論老人獨居的問題,「東京是可以養貓的,你帶著小玉來東京跟我一起住吧?」這是所有為人子女的都曾有過的念頭,但是總因著父母的念舊或不願離開那個充滿念想的地方而無法如願,也許換個方式去關愛父母,或可達到雙贏的效果。

  本片的暖心,不僅時時可看到療癒我心的萌貓,更可感受到人與人之那讓人掛懷的愛,是二個幾十年來總是逗嘴同伴的擔心,是無緣的青梅竹馬淡淡的黃昏之戀,是失去好友後重拾失落的心的暖流,更是年輕人對這個島不離不棄的愛。

  是貓咪也好,是狗兒也罷,更是心愛的人,我會陪你到最後的。

(本篇文章刋載於 人間福報6/15家庭電影院 )

爺爺與喵02.jpg

爺爺與喵05.jpg

爺爺與喵06.jpg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柏林我愛你 Berlin, I Love You 】愛相隨,夢成真!

柏林我愛你00.jpg

  柏林,一開始我們只是灰燼,然而現在,我們的相遇並非偶然,你的靈魂將在這個伊甸園不再失溫,縱使我們的愛錯過了,還是會再回來,夢想終究會成真的。

  《柏林我愛你》,是繼《巴黎我愛你》、《紐約我愛你》及《里約,我愛你》等片之後,又一正宗「愛的城市」系列作品。這是一封獻給柏林的情書,全片星光熠熠,集結影壇多位名導與明星,共同打造十個在德國柏林發生關於愛與夢想的動人故事。

  電影一開始一段動畫講述著柏林的歷史,而這一個從灰燼中重生的城市,日復一日上演著美麗的相遇,在一百二十分鐘裡,十個小故事,有人尋得了救贖,有人感受到了自由、找了平靜,而一切的愛與被愛總是悄悄的上了心頭,原來我們的相遇並非偶然,因為愛給了我們實現夢想的勇氣。

  「柏林騎行Berlin Ride」、「柏林舞Berlin Dance 」與「過渡Transitions」是三段浪漫愛情故事。

  「柏林騎行」是一段奇幻的故事,被女友拋棄的傑瑞德(吉姆史特格斯飾):「我是來柏林找死的」,而「凡妮莎」這輛高智能的轎車卻成了他的靈魂伴侶:「讓我告訴你我的柏林」,帶著他從咖啡館、橋樑到勃蘭登堡門,片中不斷穿插著傑瑞德所拍攝黑白照片的影像,帶著我們跟著劇情進入了一段奇幻旅程,最後當然不再找死,而是再次相信愛情,找到了另一段愛。  

  「過渡」裡的那位模仿天使雕像的柏林男街頭藝人丹尼爾(侯貝史達洛貝飾)與以色列女歌手莎拉(帕菲爾科恩飾演)的相遇是唯一貫穿全片的故事,冷冷的相遇,抑鬱的情緒,暖暖的關懷,澎湃的心情,在觀看其他故事時,心裡總是期待著「待會兒,他們又會有何進展」,難道其他故事不精彩才會有如是的掛懷嗎?其實不然,只是因為一顆心一直懸著的緣故。

    在你的腳下Under Your Feet」及「愛在空中Love is in the Air」該歸屬於家人那無可取代的愛吧!

  綺拉奈特莉與海倫米蘭主演的「 在你的腳下」是最令人戚戚於心的,一個女社工將一個難民小孩帶回家的故事,輕描淡寫的講述了德國收容移民的大愛與難處,最後令人感動的竟是媽媽口中說出「他是個家教很好的孩子」後擁抱女兒,那是百分百母愛的包容與體諒。

  不贅述「愛在空中」的細節,看到詹姆士(米基洛克飾)那抖動著龐大的身軀號啕大哭樣,只想告誡著全天下男人「凡事三思而後行」。

  「 我三Me Three 」、「週日早晨Sunday Morning」、「 盧辛達在柏林Lucinda in Berlin」裡的主人翁,在柏林尋常的角落裡尋得了自我的人生故事,雖曾迷惘,雖曾失落,雖曾憤恨,但自由的氛圍,卻帶領著大家的心重生了、自在了。

  而最刺激的二個段落是 「躲藏Hidden」與「 大使館Embassy」。 「躲藏」一個因自衛而殺人的移民,跑到了妓院躲藏,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但卻又溫馨感人的躲貓貓戲碼;「 大使館」如同一場諜報戲,有當街綁架情節,有驚險的飛車追逐戰,最後的結局也許令人扼腕,但女司機的那抹笑容更是讓人拍案叫絶,原來是她向夢想更靠近了一步。

  最後在廣場那場莎拉的歌唱秀,齊聚了片中的人物,算是十個故事的圓滿結束。既然說到了歌唱,當然得提到本片的配樂,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精彩絶倫,但有了絶佳音樂的襯托,哪怕是娓娓道來的吟唱,哪怕是轟隆隆的搖滾樂,哪怕是咚咚咚緊張刺激的樂音,哪怕是單純跳躍的音符,卻給了片子十足的加分作用,這就是本片讓人賞心悅目的最大緣由。本片更找來擁有一百零四萬臉書粉絲、人氣超旺的「戲劇女神」邵雨薇演唱中文宣傳曲!雨薇的這首〈裝睡的人〉,跟本片角色心境超級合拍。

  看過了巴黎、紐約、里約及柏林的「愛的城市」電影,那麼生活在臺灣的我們,也處處有愛的故事,更有美麗的景物,還有和善的人們,是不是也來段《台北,我愛你》,讓全世界都知道臺灣的真善美呢?!

(本篇刋登於 人間福報5/11家庭電影院

柏林我愛你03.jpg

柏林我愛你01.jpg

柏林我愛你02.jpg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淪落人】&【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同是天涯「輪」落人

淪落人.jpg

  最近看了二部身障朋友的電影──《淪落人》及《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不同的病,但同樣的是都得靠輪椅過活。

  先來談談《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後面簡稱《香蕉?》):

  記得小時候住在我家對面的一家人,也不知怎麼著有一個小朋友總是在地上爬著,另有一、二個小朋友走路好像也不太正常,總之,後來聽說他們都罹患了肌肉萎縮症,原來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片中鹿野靖明(大泉洋 飾)小時候常常無緣無故跌倒,後來被診斷出罹患了肌肉萎縮症,而且活不過二十歲。

  片中的鹿野靖明已長大成年,將近三十歲,此時的他全身上下僅有頭部及手可以活動,如此這般是如何活過二十歲的?而日常生活又是如何照顧的?

  再來說說《淪落人》:

  說的是因一場工地意外導致下半身癱瘓梁昌榮(黃秋生飾)的故事,本片與《香蕉?》不同的是,主人翁的殘疾是驟然而至,人生是忽然間風雲變色,妻兒離他而去,兒子也遠去他鄉就學,除了一位摯友能抽空相伴外,又有何人可以24小時照護的呢?

  這是二部氛圍很不一樣的電影,但為什麼把它們放在一起討論呢?

  相信看過《香蕉?》的剛開始一定很討厭鹿野靖明的「番」但卻又感佩他的「敢」,再看到那些志工們的愛,總會懷疑志工們的付出到底所為為何?值得嗎?再細細品嘗下去,原來所有的一切都質基於「愛」之上。先是生氣,再是懷疑,最後是感動落淚。

  而《淪落人》的走向都不令人意外,梁昌榮從外傭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那不是高高掛在天上的夢想,而是略一伸手變能讓虛幻的夢變成彩虹,說是「愛」嘛,倒不如說是絶對的「尊重」與「信任」所帶來的情誼。

  對於四肢健全的我們而言,絶對無法想像下半身癱瘓所帶來的不變,遑論是僅有頭部及手可以簡單活動,如果真遇此等憾事,就得自怨自艾的走完人生嗎?常聽人說:「當老天關了一扇門,便會再開另一扇窗」,《香蕉?》片中的鹿野靖明認為不要害怕「向旁人求助」,不要覺得「求助」是可恥的行為,並且大大方方的招募了許許多多的志工24小時照顧他。沒錯,覺得不可思議,況且因為他的樂觀且不吝於求愛,竟成了大家活著的榜樣。

  《淪落人》的黃秋生演得好,而演阿蓮(姬素孔尚治飾)的外傭演得有點生澀但卻入人心。梁昌榮不同於鹿野靖明的明亮與勇敢,初始還有點陰沈與退縮,而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換了多個外傭之後的阿蓮竟可與之有如此相知相惜的情誼,應該也是始料未及的事。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只要有了希望,未來一樣是光明的。

  不再爆雷,二部片裡的點點滴滴,有歡喜,有憤恨,還有更多的淚水,這就是人生,只是選擇如何看待人生中的悲歡離合,也許可以從中得到些許的啟示。

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jpg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灰影地帶Ashes in the Snow 】凍不住的希望

灰影地帶01.jpg

  遠方,太陽悄然升起,溫暖的陽光悄悄滲透灰暗的陰影,愛與包容的力量融化寒冷的鐵幕,於極北之地萌生了希望與自由的嫩芽。

  電影《灰影地帶》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原著被翻譯為二十七種語言、暢銷全球五十個國家,被譽為波羅的海版的《安妮日記》。本片全片在浩瀚的西伯利亞拍攝,完整重現二戰時代史詩般的場景,開往勞改營的火車、蘇聯軍官的服裝,均經過詳細考究。

  二次大戰期間,希特勒破害猶太人的悲慘故事,許多的電影或文獻資料都歷歷在目,但那期間希特勒與史達林簽署互不侵犯條約, 史達林在條約中得到波羅的海三小國,一九四O年蘇聯軍隊唐而煌之的進入了立陶宛,立陶宛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的一部分,而在史達林統治下的立陶宛人民到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電影《灰影地帶》透過女星貝兒・波麗所飾演的女主角莉娜的少女視角,引領我們來到了那段時期,進入了立陶宛人民的內心世界。

  開朗年輕而正值花樣年華的莉娜,喜歡畫畫更有繪畫的天份,那天和父親談著申請藝術學院的事宜,弟弟說著有個同學被趕出教室,「他在說地獄,很快的,立陶宛將成為地獄的一分子。」其實此時的他們幸福和樂,小孩子怎會有如此杞人憂天的想法呢?

  果不其然的,世界崩壞了,一切的壞事就從如打雷般的敲門聲開始。這一幕幕的場景恍如納粹迫害猶太人般,再回過神來,那並不是納粹也不是猶太人,但境遇怎會如此相似呢?原來我們所知的二次大戰期間除了猶太人外,另有其他人被殘忍的對待,而且長達五十年之久。

  「藝術就是感知,不是你看到什麼,而是你如何看。」

   蘇聯軍人帶走了莉娜、媽媽和弟弟,並把眾多同樣遭遇的人一起趕上了火車,載往西伯利亞阿爾泰勞改營。那長達六星期的火車行,是一趟令人不快更是心碎的旅程。「我希望你能用這枝筆把所看見的如實畫下來」,莉娜畫下了那個傷心的媽媽,畫下了那個不再受苦的嬰兒,畫下了那砰一聲後倒地的人們,更畫下了渴望自由的心。

  難道蘇聯軍人的心是石頭做的嗎?難道他們一點惻隱之心都沒有嗎?頭一次殺人後悔恨的嘔吐,以及偷偷施捨的糧券,只能相信他所說的這些都不是他所願意的。

  整部電影雖冷凜,卻時時蹦出了暖暖的愛,是母親無私的愛,是姊弟間呵護不捨的愛,是情竇初開不離不棄的愛,因為處處有愛,才時時有再見光明的希望。

  勞改營的生活,並不是安份就能安穩過一生,可想而知莉娜繪畫的過程並不順遂。剎那間所畫的畫全被焚燒逮盡,此時的我已心如刀割,遑論片中的莉娜呢?但天總無絶人之路,弟弟從灰燼飛出來的殘畫中撿到了父親的畫像,此時希望能不油然而生嗎?

  本片總是在極度絶望中,讓人再度得到重生的力量,不儘是劇情的走向如此,就連那不時穿插的光亮回憶也會讓人心暖暖的。但,反之亦然,看似抓到了一絲希望時,總還有更慘的事等著他們。

  縱然我心糾結,縱然慘事不斷,寒冬與鐵網,始終困不住從寂寥荒蕪之地中,所萌生的希望。

  那位頭次殺人就嘔吐的軍官帶著一行所謂的「菁英份子」,浩浩盪盪、跋山涉水來到了北極圈極度荒蕪的地方,吃不飽、穿不暖是家常便飯,最難度過的是冬天的天寒地凍以及要人命的病痛。「我代表違背本意在此的人發言,首先我們需要日常口糧,其次是保暖的衣物和毯子,第三是必需的藥品。」莉娜怎敢隻身前來並大膽的提出這三項要求呢?極度悲傷及痛苦後所生的勇氣,才是求生存最大的力量。

  結局是喜也悲,活在那當下的人,不管是被迫害的人,或迫害人的一方,都有其無奈之處,有可為也有不可為,因「不自由,毋寧死」而喪失生命的人更是千千萬萬,悲憤、悔恨都無濟於事,唯有活著才有希望,唯有原諒才能超脫。

  最後就以立陶宛總統所說:「這個故事真實呈現出立陶宛人的宿命、流離、苦難,以及為自由而戰的義無反顧。這部電影將在西方世界上映,它將成為一個國家在經歷頑強抵抗後,倖免於毀滅的真實證據。」這段話來鼓舞正在為自由而戰的人,更重要的是要時時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

(本篇文章刋登於 人間福報4/13家庭電影院

灰影地帶02.jpg

灰影地帶03.jpg

灰影地帶04.jpg

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 】媽媽,我最愛妳了!

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01.jpg

  媽媽,為什麼你不愛我?什麼樣的人,會對自己親生的孩子做出這種事?不管你多麼討厭我,這樣的我,也有資格像別人一樣交朋友、立足於社會嗎?這樣的我,也值得擁有像樣的人生嗎?

  電影《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由人氣部落客、漫畫家、小說家歌川泰司取材自親身經歷的漫畫、小說作品改編,講述缺乏親情溫暖的少年,如何面對無法割捨母愛的命運,最後迎接奇蹟的真人真事。飾演媽媽的吉田羊也在受訪時感性表示:「希望這部電影能為孩子們,以及曾在童年受過傷的大人帶來一些安慰。」  

  當泰司(太賀飾)從餅乾鐵盒裡拿出了一張從未寄出的明信卡片,上面寫著「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我最喜歡媽媽了」,我心碎了卻也心暖了,只是一個小孩竟有如此的心緒,是讓人心疼的。而這又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會讓片中主人翁心痛的說「二十多年來,我一直被媽媽拒於門外」呢?

  本片說的就是一個兒虐的故事。可以理解父母對於兄弟姊妹有不同程度的愛,但能讓小孩明顯的感受到「討厭」,那可就不是一般心中怨懟的不公平而已,不要以為那只是小孩子一時心血來潮的情緒,後座力是難以想像的。

  泰司小時候(小山春朋飾)長得圓嘟嘟的,在我看來就像蠟筆小新般的可愛,但在媽媽(吉田羊飾)、在其他人的眼中卻是個又胖又醜又白目的蠢小孩,「我是豬,我是豬,我是豬?」唉!

  媽媽總是美麗優雅、迷人又大方,只是有時看起來有點悲傷,泰司不懂媽媽的悲傷,只是一直告訴自己最愛、最喜歡媽媽了,但那翻臉不認人的媽媽,卻是害怕的所在。

  回到家中的媽媽,翻臉不認人的結果就是家暴了,對泰司又打又駡,還叫他去死,甚至送他去「特殊學校」寄宿。而片中對泰司是否做錯事著墨不多,但如此的打駡真的就是過份了,即便如此,泰司還是好愛她,甚至心想是不是真的該去死比較好?

  「我是如此深愛著媽媽,但我後來才明白,媽媽對我做的事情,叫做『虐待』」,小孩子的愛是多麼無私又純真,媽媽如何忍心下如此的重手與重口呢?

  「要是當初沒生下你就好了!」成了十七歲的泰司離家的引爆點,決定告別媽媽,到沒有虐待和霸凌的遠方去尋找未來。但是逃離了媽媽,人生真的就一帆風順了嗎?職場上的他,竟不知不覺的有了媽媽烙印在心中的行徑,是幸?是不幸?而泰司能深切的感知,才是他能感性成功的走至今日最大的因素。

  「我不是豬我不是豬我不是豬」那聲聲呼喊,似乎喊走了所有痛苦的回憶,也喊出了我的眼淚,那位百般疼愛泰司的奶奶一定能看到泰司發自內心的笑容的。

  奶奶的愛是泰司小時候最大的幸福來源與心靈寄託,而長大後的泰司呢?一路走來,形形色色的人總來來去去,但真正能打開他心胸的是誰呢?

  他「拉」著泰司去泡澡,為什麼用「拉」的呢?因為泰司從不在別人面前坦誠相見,而那一道道的疤痕並不因此而嚇跑了那三個摯友,「我們最喜歡現在的泰司」,泰司深深的知道自己並不因此而低人一等,而那開懷的笑聲才真真確確的來自於內心。

  以為就此即割斷血緣的牽絆了嗎?而那通來自冷冷無情聲音媽媽的電話,在泰司的心中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眼前媽媽依然冰冷,雖然不再暴力相向,嘴巴依然不饒人,此時的泰司該放手不管嗎?  「繼續怨恨你媽,不會後悔一輩子嗎?」「如果你希望她改變,先改變你自己。」「先察覺的人就應該主動出擊」這才是真正的朋友,欣賞你,支持你,且無怨無悔的挺你。

  時而悲傷黑暗、時而歡愉開懷的畫面,至此完全明朗了。泰司卸下心中的怨,一次又一次帶著滿滿的笑容,又做著那一道道顏色繽紛的美食,說是討媽媽歡心,倒不如說是為了弭除彼此心中的芥蒂與心防。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十多年的結,不是做幾道美食、說幾句話就可解的,而是理解與原諒的課題,愛的付出與接受的過程。

  「媽媽,有我在,你也要努力支撐下去。」他不求回報,只為贏回母親的愛。

  家暴當然是不對的,縱使自己曾是受虐兒,那也不是暴力對人的藉口。本片的故事慶幸的泰司對母親的愛始終不減,才能有奇蹟般的結局。平時我們該雞婆一點,豎起耳朵、張開眼睛,關懷生活於週遭的人,而心中如有解不開的結或陰影,就該找人諮商,希望家暴新聞不再是茶餘飯後聊天的話題。 

(本篇文章刋登於 人間福報3/9家庭電影院

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02.jpg

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03.jpg

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幸福綠皮書 Green Book】 幸福、和平很簡單

幸福綠皮書01.jpg

  幸福、和平與共存真的很簡單人都不完美,兩個不完美的人,只要願意打開心胸,學習接受,社會上就會少很多歧異與對立。

  《幸福綠皮書》在金球獎上勇奪了最佳影片(音樂與喜劇類)、最佳劇本與最佳男配角等三項大獎,實是實至名歸,但可惜缺了維果莫天森男主角獎項,他的表現與馬赫夏拉阿里不分軒輊,不過奧斯卡金像獎的入圍名單傳來了好消息,再獲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五項大獎提名,期待小金人的光芒可以照耀在本片上。

  本片是一部暖心的電影,是一部古典樂與爵士樂共舞的電影,能讓我們空洞的心灌入了源源不絶的愛。它說的是美國二十世紀六零年代一白人與一黑人超越種族、階級,相知相惜的過程。兩位演技派男星一冷一熱充滿火花的演出,諷刺中帶有詼諧不失嚴謹地處理種族議題,暖心卻不灑狗血,歡笑中的淚水卻是最幸福的。。

  《幸福綠皮書》英文片名是《Green Book》,而這「Green Book綠皮書」在當時社會具有何種意義呢?它記載著全美各地「黑人友善」場所,如餐廳、飯店、加油站等,然而書上卻寫著「享受假期,遠離煩憂」,說穿了根本是在警告哪些地方是黑人可以安全前往的場所。

  東尼(維果莫天森飾)是義裔美國人,原本是夜店俱樂部的圍事,卻失業了。那天他到了卡內基音樂廳樓上的房間面試,原本以為是為「醫生」工作,哪知此Dr.並非彼Dr.,而是「博士」,而更令他驚訝的是此「博士」,還是個黑人。

  非裔美籍鋼琴家唐薛利(馬赫夏拉阿里飾)穿著加勒比長袍,如皇帝般的坐在高高在上的椅子上問東尼:「你的強項是什麼?」當東尼回答「危機處理」時,這趟亦師亦友的保鏢兼司機的美國南部巡迴旅程已展開了。

  這是個有趣的面試過程,卻包藏了許多的擔心。其實東尼本對黑人是有偏見的,由他丟棄黑人水電工用過的水杯可見一二,如此的心態,如何與黑人老闆相處呢?唐卻可說是個不食人間煙火、高高在上的黑人,他又如何放下身段與一個粗暴庸俗的白人和平共處呢?

  唐與東尼的相處是個問題,但那時社會的氛圍才是最警醒人的。一個有崇高地位的古典樂鋼琴家,只因他是黑人,縱使在台上享有熱烈的掌聲,但在舞台下竟不能使用主辦音樂會主人的浴廁,不能在一般餐廳好好的吃一頓飯,更不能在一間像樣的休息室休息,但「你竟能笑著跟他們握手」,東尼矛盾,卻更生氣。

  唐總是為有錢的白人演出,但他的背景——受高等教育、擅長的又是古典樂,儼然就是個白人身分,但他不是,他總是擡高著下巴,總是擡頭挺胸,總是慢條斯理、有禮貌,而我們看到的是不安底下的高傲,哪怕是在車裡東尼有意無意播放著爵士樂還嘲諷他是個黑人怎可不懂爵士樂,在此,到底誰是黑人,誰是白人,我們該錯亂嗎?只是告訴我們黑與白並不是絶對的,我們看到的是那黑與白間更多不同層次的灰,何來誰瞧不起誰的道理呢?!

  「如果我不夠黑,又不夠白,那我到底是誰呢?」是的,到底是誰呢?在美國南方的唐,站在路邊,看著那些在田裡工作的黑人,反之,田裡的人全都佇立著瞪視著他,「我到底是誰呢?」我想,唐是百分百的寂寞人,「只有不願跨出第一步的寂寞人」,在這漫漫的旅途中,誰不寂寞呢?在戲謔嘲諷中,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衝突中,東尼懂了,而唐的下巴似乎收了下來,這樣的改變讓人欣喜,但這只是這二人間的火花,那又該如何打破世俗的藩籬呢?

  當然東尼也是寂寞的,只是他的寂寞只是在見不到家人、想念家人,在沒網路而電話又不像現在那麼方便的時代,唯有透過寫信才能一解思念之苦,但是那直白的內容,在我看來是可愛的,是很東尼的,而受過高等教育的唐卻不以為然,不僅告訴東尼,他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更紳士,也可以寫出一封文情並茂的信,因此著手修改內容,如果你是東尼的老婆看到「與你分離令我痛不欲生,愛上你是我最無須猶豫的事」的字句,縱使心知肚明是唐的口吻,如何能不雀躍暖心呢?!

  東尼與唐的友誼就因為打開心胸接受、理解對方,才能跨出那困難的第一步,不能說完全脫離了寂寞世界,但至少有了真摯的友誼。

  「光有才華還不夠,還得要有勇氣才能改變人心。」「訴諸暴力絶對贏不了,要贏,唯有保持尊嚴,尊嚴能戰勝一切。」是白人,是黑人,是義裔美國人,或是黃種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彼此處境的同理心,世界就這麼大,地球也是圓的,何必在你我的心中建立起如此的高牆呢? 幸福、和平與共存真的很簡單。

(本篇文章刋登於 人間福報02/09家庭電影院

幸福綠皮書02.jpg

幸福綠皮書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