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幸福來訪時】來自於非洲鼓的愛!

  星期天中午電視轉到了公視,看到了正在播《幸福來訪時》,雖去年已看過本片,但為了重溫裡面淡淡卻又綿綿密密的感情,不禁把頻道定在了公視。

  「啊……」躺在浴缸裡的黑人女子慘叫一聲,因為家裡闖進了一位不速之客,而這位不速之客邊解釋「我不是有意的」邊退出浴室,而後又撞到了一位中東男子。

  到底怎麼回事呢?

  他說這是我的房子,他說我們住在這裡。哈!二方都沒錯囉!「擅闖」浴室的是六十二歲的教授華特威利(理察傑金斯飾),這房子本就是他的,只是他並不住在這裡,也有好長一段時間沒來了;而這對情侶則是透過朋友的介紹,暫時住在這裡,只是這位朋友,華特並不認識,擅闖的應是他們,而不是華特。

  不打不相識的他們,由於華特的善心,收留了這對與他完全不同世界的情侶。從此,華特的空虛生活裡,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開啟了他熱情的本性。

  「咚…咚咚……」屋裡傳來了鼓聲,那位敍利亞籍男子泰瑞克轉頭告訴華特:「我正在練習打非洲鼓……很抱歉,在家練習時習慣是只穿著內褲……你想打打看嗎?」

  華特的老婆是個鋼琴家,雖然她已過世,還是承襲既有的習慣,櫃子上只有古典音樂,聽CD的也只是古典音樂,但這咚咚咚的鼓聲,敲響了他的頭,敲動了他的心,他坐了下來,伸出了雙手,摸摸又拍拍非洲鼓。他的生活不再只是行屍走肉般的教書、寫書、開會而已,多了鼓聲的節奏,多了咚咚咚的振奮,更認識了不同文化的美與熱情,更重要的是他交了朋友,他的心也慢慢溫暖了起來。

  但是,好景不常,那天華特與泰瑞克到公園盡情的打完了鼓正要回家之際,在地鐵入口處,警察攔下了泰瑞克,逮捕了他。原來這對情侶都是非法移民。

  唉!當華特的生活開始變得有活力的時候,來了個晴天霹靂,他能冷漠的不理他嗎?而非洲鼓的熱情已深深的為這段友誼譜下難以抹滅、忘懷的音符。因此,他找了移民律師也安置了華特的女友,並不遺餘力的奔走。

  實在很難以想像,對泰瑞克可以說是近乎陌生人的華特,可以為個政府以為是恐怖份子的中東人士花大筆的錢又費盡心思的營救,雖然可能功敗垂成,雖然機率渺茫,他還是仍無所求的每天迢迢的到拘留所探視泰瑞克。

  當泰瑞克被關的第五天,來了個不速之客,這下真的是意想不到的訪客,她是泰瑞克的媽媽夢娜(西安阿巴斯飾),只因為泰瑞克五天沒消沒息,只好親自來尋找兒子的下落。

  對華特來說,夢娜像是天上掉下的禮物。哈!也許你會說是ㄚ今想太多了,他們只是有共同的目標,有共同努力的方向,當然會發展出共同的革命情感,怎會有心思談情說愛呢?但是看看華特看夢娜的眼神,看看華特那壓抑到快要蹦出的情懷,再看看華特竟可以辭掉了教職,說是因為生活已無趣、乏味,說是為了營救泰瑞克,但你相信原因就這麼簡單嗎?

  同樣的,夢娜也感受到了華特的情,她也欣喜,也小鹿亂撞,只是為了兒子,所有的感覺得擱在一旁,所有的愛戀得暫時藏在心裡。

  其實,ㄚ今喜歡華特與夢娜那種若有似無、淡淡的,但又細水長流的感情流露,有時還火花四濺,看似無情,其實是無怨無悔最深的愛戀。

  ㄚ今更喜歡華特對非洲鼓的投入誠如他對這段異國友誼的珍惜一樣,無私、熱情又自在。

  當最後華特背著非洲鼓走進了地下鐵的月台,找了張空著的候車椅坐了下來,褪下了非洲鼓的袋子,雙腿夾著非洲鼓,舉起了雙手,手掌撫摸著鼓面,慢慢的「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節奏愈來愈快,動作愈來愈大,整個地鐵裡充滿了節奏感十足「咚…咚咚………」的鼓聲,而人來人往對他來說只是空氣,他完全沈浸在自己所創造的熱情的世界,他百分百用著鼓聲訴說著他的思念與感情。是的,華特變了,變得有情、有愛。

  想想,今天你是否冷漠?是否空虛?是否茫然?

  想想,自己曾有的純真,曾有的熱情,曾有的笑容。

  是的,世俗不重要,學識不重要,地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心,那顆有愛、有情的心。

 

註:本片獲得2009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以及美國多項獨立製片影展大獎。《下一站,幸福》導演湯瑪斯麥卡錫的最新自編自導作品,影片探討美國日益嚴重外來移民的問題。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帶ㄙㄞˋ男朋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你的男(女)朋友,總是為你帶來各式各樣的衰運時,所謂的「情人眼裡出西施」還存在嗎?

  這是個婚禮會場,朱利安(方斯華薩維德梅松飾)坐在新娘、新郎的前面,用盡了極盡惡毒的言語挑撥這對新人,天啊!眼看著新娘、新郎大吵了起來,眼看著情勢已幾盡到了天崩地裂的地步,在場參加婚禮的來賓個個皺起眉頭,紛紛搖頭直覺得苗頭不對,但卻有二個人老神在在的說:「不用擔心,沒問題的,我的婚姻就是朱利安救回的……」那及將爆炸的氣氛頓時急轉直下,新郎、新娘互相擁抱、親吻,婚禮前的插曲,喔!不,應該稱為前戲吧,皆大歡喜,婚禮在一片祝福聲中順利舉行。

  滿頭霧水吧!朱利安為什麼在人家的婚禮上搗蛋?難道他不怕造就一對怨偶嗎?哈!說說他的職業,應該就會放心了。說朱利安是個兩性專家,倒不如說他是婚姻諮商師來得貼切,還是那種收錢的諮商師,其實有點像是心理醫生之類的,主攻的是男女關係吧!

  但是最瞭男女交往的訣竅、最懂女人心理的朱利安,他的戀愛運、女人緣又如何呢?

  婚禮後的餐會上,走進了二個女人,一進來就東張西望的她們,引起了朱利安的注意,尤其那位年輕貌美的女人,直讓朱利安差點掉出口水來。因此,朱利安主動上前打招呼,原來她們跑錯了場子,只得匆匆離開。但朱利安看著那位美女喬安娜(薇吉妮愛菲亞飾)的背影心裡想著,是不是該追過去,跟她要電話號碼呢?但朱利安猶豫了一下,心裡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一個可以稱為是女人通的男人,而且也多金,照理說身邊應該圍繞著許多女人,照理說在女人堆裡應該是如魚得水,但事實卻不然,他很像「柯南」是個瘟神,柯南是個命案製造機,而朱利安卻是個愛情慘事生產者,從兩小無猜似的愛戀開始,只要和他交往的女孩子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慘事發生,例如:在溪湖裡划船約會,「她」就會莫名其妙的跌落水裡;當兩人慾火焚身,正欲親親嘿咻時,「她」的屁屁就被電爐燙得皮開肉綻;而更令他啼笑皆非的是,「她」竟然對他的唾液過敏,嘴唇變成香腸嘴……等族多不及備載,因此朱利安的臉上似乎被刺上了「瘟神」二個字,許許多多的女孩子都自動敬「朱利安瘟神」而遠之。

  但是有緣千里總會來相會的。那天,走進辦公室的人,竟是夢寐以求的喬安娜,「找你找了很久……」朱利安頓時心花怒放,但後面跟進來的是喬安娜的老公,朱利安心裡的花頓時縮回了含苞待放的模樣。

  哈!原來他們是對貌合神離的夫妻,是來尋求協助的。朱利安心裡暗自竊喜「哈哈!我還是有希望的,哈哈哈……」那朵含苞待放的花,吐了口氣,又慢慢的、慢慢的展了開來。

  這次朱利安完全把他的「帶ㄙㄞˋ」的天命完全抛諸腦後,以為一起喝喝酒、上上床,來個一夜情應該沒關係吧!

  說到一夜情,真是讓人笑翻了!

  諮商師與「病人」可以上床嗎?為人妻的女人與「陌生」男子嘿咻是對的嗎?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所以他們驚慌與尷尬是可想而知的。

  當他倆從睡夢中醒來又發現自己全裸的躺在初識不久的男(女)人身邊時,該有何反應呢?哈哈哈!那個橋段真是笑死人了,不過這也為後來的感情發展種下了愛苗的種子。

  但這次朱利安能不再衰運連連嗎?唉!天命就是天命,帶ㄙㄞˋ就是帶ㄙㄞˋ,想違逆天意並不容易,只是這次朱利安卻特別小心翼翼、細心經營,甚至費盡心思、用盡力氣阻止了許多衰事,而這些舉動在喬安娜的眼中卻是格外體貼、窩心。直到那天,發生得太突然了,許許多多不幸的巧合簡直匪夷所思,啊!房子燒掉了……不得不相信的「天命」,似乎轉移了她「愛」的動力,她毅然決然的放棄了「他」,朱利安只得默默承受這份的心傷。

  但是,所謂的衰運真的是天註定的嗎?所謂這輩子沒有女人緣難道是月下老人開的玩笑嗎?

  再回過頭來談談喬安娜,說她是紅杏出牆嗎?看看她老公那副模樣,那副不在乎的嘴臉,所有的人都會原諒她的一夜情。而朱利安從「小三」變成男朋友期間,雖然大大小小的倒楣事不斷,其實本來她也不以為意,只是旁人的提醒及朱利安的自首,卻讓她心裡卡著疙瘩,本想破除那個疙瘩的,只是疙瘩竟成了腫瘤,是該割除的時候了。

  但什麼又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其實,想想自己如果真的交到帶ㄙㄞˋ的男(女)朋友,會因為「愛」而包容這些衰事嗎?可是,想想那個帶ㄙㄞˋ的也可能是自己。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幾個人的感情生活是百分百順順利利、甜甜蜜蜜的?

  時也,命也,運也!該來的「愛」是躲也躲不掉,就真真心心的愛他(她)就是了。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末代舞者】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

  「資本主義社會,人民的生活怎麼樣?」

  「他們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他們的生活根本無法想像……」

  覺得這樣的對話熟悉嗎?記得小小時候寫作文時,不管什麼樣的題目,最後的結論總會八股的說要解救生活於水深火熱大陸的苦難同胞。這是《末代舞者》裡的一段對話,哈!原來大陸也如此八股。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共產主義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人民的生活是水深火熱?

  在中國山東的鄉下,有著一個小小的學校,當年輕的女老師在黑板上寫著九九乘法表時,有三、四個長官來到了這裡。老師帶領著同學唱著歌頌毛澤東的歌,隨後這幾個人走進了桌椅間,仔細端詳著每一個小朋友,而小朋友們則個個直挺著胸膛,希望自己可以引起長官們的注意。但是當這些長官正準備轉頭離開時,心急的女老師手指著一個男同學,問其中一位長官:「你覺得他怎麼樣?」

  這個小朋友就是李存信,而他也幸運的有了參加甄試的機會。

  其實,這個小朋友根本不知道去參加什麼甄試,如果錄取了又要做什麼,他只是覺得好光榮,而且家人更覺得是無上的榮幸,大家都興奮的不得了。

  一直只是聽說中國大陸栽培各種頂尖好手都是從小就開始的,但也不知這些小朋友怎麼會知道自己的專長,又如何心甘情願接受那些辛苦的磨練。原來一切都是命令,也沒有說No的權利,反而還以為那是光榮;反觀我們社會,小孩子摸索專長的機會,都是父母花大把大把的銀子讓小朋友學習各式各樣才藝而得來的,而且大部分錢都有如丟入大海中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但值得思考的是,我們要小孩子追求的是我們的夢還是小孩子自己的夢?難道我們一直學不會所謂的「揠苗助長」的道理嗎?

  小小的李存信來到了甄試的會場,又是折腰又是抬腿的,原來他們找的是天生的跳舞坯子,是芭蕾舞哦!沒錯,有名的芭蕾舞者幾乎都是從小就開始習舞,但是芭蕾舞星的養成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對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孩來說,他如何熬過那艱辛的磨練?他又如何確定芭蕾舞是畢生的職志呢?

  片中有段令人莞爾的橋段,就是李存信為了讓自己有輕如飛燕般的舞姿時,竟在小腿上綁著沙包,上下樓梯、跑步……等,在一些武俠小說或電影中告訴我們,中國的輕功也都是這樣練成的。哈!你說,李存信飛起來嗎?

  那天美國休斯頓芭蕾舞團總監(布魯斯格林伍德飾)帶著舞團首席來到了北京芭蕾舞學校,因此李存信有了成為教換學生的機會。從小到大只接受共產主義「薰陶」的他,第一次穿著黨給的西裝,第一次搭飛機,第一次踏入所謂的「資本主義」社會……那麼多的「第一次」,是害怕,是新鮮,是好奇,是不可思議,是「放牛吃草」吧!

  「我爸媽一個月都賺不到幾十塊美金,而你一下子就花了500美金買衣服,太浪費了,這些衣服我不要……」

  「這餐廳的老闆是不是政府派來監視我們的……」

  「噓……附近有人在偷聽我們講話……在監視我們……」

  美國的繁華世界讓他眼花撩亂,美國的自由讓他覺得匪夷所思,原來長官口中的水深火熱,是如魚得水般的自由,是如冬天的太陽般的溫暖熱情,原來芭蕾舞可以那麼有情,太多的不是「那麼回事」動搖了他如石頭般堅硬的黨國意識。

  最重要的是他交了金髮美女女朋友,其實更重要的是在一次陰錯陽差下他得以取代休斯頓首席,上場表演,那場的來賓冠蓋雲集,再加上他的超水準精彩的舞藝的確讓人刮目相看,因而種下了那「反骨」的種子。

  三個月短短的時間,跳了天鵝湖、蝙蝠……等舞碼,場場精彩絶倫,掌聲更響徹雲霄,超級巨星誕生了。

  現在就來說說片中主角的舞技吧!成年後的李存信一角是由曹馳扮演的。當曹馳在舞台上飛馳時,天啊!他飛得那麼輕巧又那麼高;當曹馳旋轉時,哇!他的腳步多麼的穩定,他的表情又多麼的堅定沈醉。曹馳是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首席,據說去年曾來台表演,雖然沒能親眼目睹他的表演,但片中已可稍微解「渴」了,ㄚ今只能說曹馳跳得真好啊!

  但李存信為了能待在美國跳舞,他願意背叛黨國、離棄家人,尋求政治庇護,當個「反共義士」嗎?從小腦袋裡裝的是毛澤東最偉大、共產黨帶給人民均富和平的社會的李存信,怎可能馬上丟棄這些「孔固力」般的理念,頂多是這「孔固力」多了幾條裂縫而已,而且家鄉還有許多親人,怎可連累他們呢?

  因此,他選擇了與認識才不到三個月的女友結婚,在美國的法律裡,就可堂而皇之的成為美國人。但是,獨裁國家中國那麼容易就會拱手把這麼一個人才奉送給美國嗎?

  因此,上演了綁架記、囚禁記,更是動員了美國媒體,甚至驚動美國副總統布希與鄧小平斡旋。那驚心動魄的過程,終於有了美好的結局,李存信因而能呼吸著自由的空氣,開始在世界芭蕾舞台綻放燦爛的光茫。

  也許你以為有了Happy Ending片子就該結束了,但是啊,ㄚ今還是得「唉!」一聲,生活就是生活,理想並不能當飯吃,之前的羅蜜歐與茱麗葉的情懷也褪了色,尤其那思念與擔心家人的苦更時時啃蝕著他。只是芭蕾舞能填補他心靈的空缺嗎?

  有夢最美,如果有愛相隨,那人生就完美了!

 PS.

《末代舞者》改編自芭蕾王子李存信暢銷自傳。十年前他璀璨輝煌的芭蕾藝術生命畫下一個完美休止符,目前在澳洲擔任成功的股票經紀人。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噪反城市】天呀!那是音樂炸彈嗎?



  拋棄掉古典音樂的優雅,忘卻掉流行音樂的熱情,把你的心完全清空,《噪反城市》帶你進入無所不能的音樂空間。

  翻開阿瑪迪斯的族譜,這個是鋼琴家,那個又是小提琴演奏家,再來個指揮家,個個赫赫有名,但是諷刺的是在他小小的年紀時,一生只有唯一的一次坐在媽媽的鋼琴前,音樂就永永遠遠的變成他的拒絕往來戶。

  哈!阿瑪迪斯是個大音痴。但覺得阿瑪迪斯這個名字熟悉嗎?沒錯,那是鼎鼎大名莫札特的名字,想當然耳他的父母之所以會把他的名字取為阿瑪迪斯,一定是希望他能成為莫札特那樣響叮噹的音樂大人物。

  所謂物極必反,在阿瑪迪斯的身上徹徹底底的實現了,所以DNA的遺傳在阿瑪迪斯的身上也完完全全被打敗了。不過,慶幸的是他的父母並沒有強迫他學音樂,而他痛苦的童年就只是那充斥在家裡讓他覺得吵死人的音樂,以及那近乎鄙視或驚訝的眼神,但這無形的壓力直到成年了仍無時無刻困擾著他。

  頓時,出現了很有節奏的鼓聲,片中一個女子開著車且跟著鼓聲搖頭晃腦,此時ㄚ今竟也不禁隨著節奏做著跟片中女子同樣的動作,但怕打擾了旁邊的觀眾,只得收斂一下,晃了幾下就停了下來。沒多久,女子拿出了節拍器擺在駕駛台上,滴答滴答的響著,鏡頭帶到廂型車的後面,哈!竟有一個男人在車上打鼓,而且愈打愈起勁愈興奮,而女子車也愈開愈快。一陣的ㄎㄧ ㄎㄨㄤ聲後,車子撞上了路旁的高牆;再一陣混亂之後,阿瑪迪斯來到了肇事地點,他不是交警,是打擊恐怖份子的警探,那幹嘛到車禍肇事地呢?都是那滴答聲惹得禍,那滴答聲讓所有人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都是「恐怖份子」太囂張,還得勞動反恐專家。

  但那一男一女算是哪門子的恐怖份子,只是玩玩鼓、造成一點小小的交通事故,就把它歸為恐怖行動,也太誇張了吧!但………

  這個男子拿出了一疊說是樂譜的東西,而女子卻驚為天人的說:「這太完美了,我們就來完成它吧!」因此,找了四個人,共六個人合組了這個曠世的大樂團,一步一步的演奏這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創作。

  第一樂章「醫生,醫生……愛」!六個人換穿了手術服,算是綁架了一個等待開刀的名人,來到了醫院的開刀房。麻醉了病人,一切準備就緒,一場在醫院舉辦的音樂會開始了。氧氣筒是樂器,電腦監控的嗶嗶聲是樂器,按鍵聲、手術刀的撞擊也是,而最重要的是拍打病人肚子及病人兩手的擊掌的聲音才是主聲部。看起來像是胡搞瞎搞,這樣子奏出來的聲音怎會好聽呢?但請敞開你的胸懷,仔細聆聽那節奏、那不同器具發出來的聲音,誰說一定要是「傳統」樂器奏出來的聲音才算是音樂呢?

  第二樂章「錢都給你,親愛的」!這又是一首什麼樣的音樂呢?六個人頭上罩了黑色頭套,衝進了銀行,他們要演奏的是搶銀行的樂章嗎?「你們都是聽眾,坐好!」鍵盤敲打聲,印泥敲打玻璃的聲音,計算機發出來的聲音,最令人心痛的是碎紙機攪碎掉了一疊一疊紙鈔的聲音,這都成了這場音樂會的饗宴。但是他們沒傷人、沒搶錢算是搶銀行嗎?他們是犯罪集團嗎?他們是恐怖份子嗎?

  因為醫院事件,阿瑪迪斯著手調查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更妙的是,有些人、有些器具發出的聲音,他卻選擇的「聽不到」,為什麼呢?

  第三樂章是「去你的,音樂」!在音樂廳的廣場,阿瑪迪斯與這群音樂恐怖份子正面衝突,他終於確定了主腦是何等人物,而且也發現那本曠世鉅作。

  本片最高潮的是第四樂章「電流之愛」!震撼啊震撼,震動全城的大音樂,而是個大音痴的阿瑪迪斯也ㄍㄚ了一角,他生疏的加入了他的創作,與這六個人合奏出了驚天動地、美妙、獻給這個城市的音樂。

  其實本片並沒有鼓勵大家齊聲造反的意思,他們也很清楚那是犯罪行為,也很瞭解如是的音樂並不會得到一般人的認同,但是他們為什麼執意去做呢?

  ㄚ今聽過幾次比較另類音樂的表演,他們的表演樂器並不限於我們所熟知的琴啊鼓啊喇叭之類的,有很多都是我們身旁唾手可得的日常用品而已,他們所製造出來的聲響並不遜於所謂的「音樂」。其實有很多的音樂都是以大自然或周遭的事物為主題所譜出來的音符,何苦一定非得把這些音符放在那些很難以高攀的樂器上呢?

  生活,本就是首很複雜的音樂!是想隨世俗流轉呢?是想隨風、隨雲飄浮雲端呢?是想上山、下海歸隱於塵海中呢?還是選擇清空再清空,讓自己完全沈入安靜的世界?

  生活與音樂,都是無限可能的。當世俗擾得你幾乎瘋狂時,就讓自己空白一下,清空一下自己的心靈,甩甩頭,抖抖肩,揮揮手,扭扭腰……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譜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音符,並奏出燦爛的生活樂章。

PS.
本片源自於兩位知名廣告導演─烏拉西蒙森、喬安史特賈恩.尼爾森的成名短片《One Apartment and Six Drummers》,短片裡頭完全沒有對白,藉由公寓房間的東西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聲音和節奏。因此,《噪反城市》裡用相同的概念,將整座城市的元素,創造出不可思議的音樂世界。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原來哦!一點都不像~~~



  小敏得了重感冒,完全沒聲音。

  那天她扛著大行李搭高鐵。欲臨櫃買高鐵票,她手拿著紙條,上面寫著「高雄」,一句話都沒說,把紙條塞給賣票的服務人員,順利購得了車票。

  但此時神奇的事發生了!

  來了一位很親切的服務人員,幫她拎起了行李,嘴巴張得很大的說:「你跟我來,我帶你去搭車。」再以手勢示意朋友跟著他走。

  哇!高鐵的服務何時變得那麼好?小敏又被當成何等人物呢?

  不過,無論如何,她還是很感謝高鐵的貼心。

  其實高鐵之後的計程車司機更可愛了。

  同樣的,小敏仍然拿著寫有地址的紙條交給計程車司機,一路上司機沒有任何的話語。

  此時,手機響了,司機瞄了一下後照鏡,小敏慌亂的從包包裡拿出了手機,可是完全沒有聲音的她怎麼辦呢?是媽媽的來電,又不能不接,媽媽又不會收發簡訊。還是得把電話接起來,只好用著氣音說:「我感冒沒聲音講話,在計程車上,快到家了。」

  司機瞪大著眼睛再看了一下後照鏡,蹦出了一句話:「原來哦!難怪一點都不像!」

  原來哦!他們都把小敏當成是聾啞人士。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顧德曼大提琴獨奏會】大提琴天后vs.巴赫無伴奏組曲



  如果沒記錯,這是顧德曼第五次來台表演,哇!她真是愛台灣,而ㄚ今更愛她咧,來了五次,而ㄚ今參與四次的盛宴。其實除了第一次是偕同聖彼德堡愛樂管絃樂團演出外,都是獨奏會,而很幸運的是獨奏會ㄚ今都聽到了,是超級粉絲吧!
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她獨自在舞台上演出,沒有帶與她有絶佳默契的鋼琴手巴布魯金一起演出。哈!是因為這次的演出曲目不需要伴奏囉!是的,你一定猜到了演出的曲目是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完完整整的無伴奏組曲,六個曲目分二天演出。
 
當二個月前得知顧德曼即將來台時,很興奮很興奮,但是看到節目單時,心裡不禁幹譙了一下,為什麼呢?六個曲目分二天,擺明了如果想一氣呵成把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欣賞完,得買下二場的票,但想到這個組曲根本不可能在一場的表演中完整奏完,幹譙聲就縮回了那理智的腦袋裡。只是得盤算是二場都買呢?還是挑一場?雖然票價並不是天價,但還是不能太揮霍吧!所以,挑了5/13的場次,放棄了無伴奏組曲前二個及最後的曲目。
 
那天提早約五十分鐘到達音樂廳,順便去取了六、七月上網訂購的票。忽然聽到旁邊有人問:「今天的顧德曼還有票嗎?」服務人員微笑答:「沒有。」顧德曼的粉絲真的那麼多嗎?好像沒看到媒體上有任何的行銷宣傳,怎麼識貨的人那麼多,記得前次的表演也是座無虛席。因此,可想而知5/14的場次,也是一票難求囉!
 
聽過顧德曼演奏過舒曼、孟德爾頌、德弗乍克、法朗克、葛利格、拉赫曼尼洛夫…………等,可說是全方位的演奏家,而這次她竟能挑戰大提琴聖經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實在讓人非常的期待。
 
5/13曲目如下:巴赫
C大調第3號大提琴無伴組曲,作品1009
降E大調第4號大提琴無伴奏組曲,作品1010
c小調第5號大提琴無伴組曲,作品1011
上半場演奏第3及第4號組曲,下半場則演奏第5號。
 
當顧德曼拿著大提琴緩步步向舞台中央時,覺得她好像比前次胖了些,不過笑容一樣親切。掌聲停歇,琴弓貼上了琴絃,巴赫頓時圍繞身邊。
她的演出就是這麼有特色,舞台上沒有樂譜,她是從不看樂譜的,音符早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穿著全黑的上衣及及地的長裙,頭頂著流海的短髮,一個人坐在舞台中央,就是有君臨天下的氣勢。
 
好喜歡巴赫,尤其無伴奏大提琴更是熟悉得不得了的古典樂,但節目一開始沒多久,忽然小小聲出現了ㄍㄧ的突槌的琴聲,心想說現場演出是沒有百分百完美的,腦中就自動略過了那個聲音。再次閉上眼睛,專心聆聽顧德曼跳躍的音符、行雲流水般的感情。但是後面卻傳來了壓抑著的咳嗽聲,不禁皺起了眉頭,覺得他好吵,其實更吵的還有東西掉落的「砰」的聲音,更令人氣結的是鬧鈴聲。而更奇怪的是,在第一個曲目中,ㄍㄧ的變樣的琴聲,竟出現了好幾次,好像與那些噪聲互相呼應,更好像在警告著那些人:「你們再發出怪聲,我也會與你們一起作怪!」顧德曼技巧無可挑剔,但第一曲目似乎被她自己突槌的影響,感情的流露似乎太收了點,不過,淡淡的,更讓人充滿了想像力。
 
哈!第二個曲目,觀眾好像都學乖了,咳嗽的似乎都被第一曲目治癒了,而顧德曼似乎更快樂了。巴赫的音符,快速的跳躍著,快樂的旋轉著,當閉上眼睛時,竟看到了許多人穿著宮廷禮服,愉快的跳舞;而顧德曼的樂音,並不華麗,卻是精準的說著大家歡樂的心情。這個曲目幾乎完美,曲罷,掌聲熱烈,她笑得更開懷。
 
中場休息後,是第5號組曲了。曲音更低沈,速度較為沈穩。記得以前在家裡聽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CD時,有時都會陷入好幾把大提琴一起演奏的錯覺,而在第5號組曲時,這個錯覺更嚴重。實在很佩服巴赫竟能創作出如此神奇的音樂,而演奏者只是如實的詮釋巴赫複雜豐富的感情而已。
 
顧德曼娓娓的說出巴赫的情緒,觀眾如癡如醉的接收了顧德曼的淡然與深情。但當大家癡迷在樂音中時,忽然來了個變了調的音符,ㄚ今心想怎麼回事,細看,顧德曼竟也癡迷在音符中,她閉著眼沈醉在巴赫的世界裡,所以一不小心按錯了弦。原來癡迷中的錯,竟那麼微不足道,樂音的美好更勝一切了。
 
安可曲如所料的,奏的是巴赫無伴奏大提琴其他的樂章,是大家最熟悉的,更是她這場演出顯得最自在的。可惜的是,只安可了一個小小的樂章而已。
 
現場聽過羅斯托波維奇、麥斯基、馬友友及這次的顧德曼演奏巴赫無伴奏大提琴,如果你問ㄚ今誰的詮釋最好。ㄚ今喜歡羅斯托波維奇的淡然與毫不作做情感的流瀉;而麥斯基呢?那次是與雲門的合作,佩服他的大氣;至於馬友友嘛,那次的感覺並不好,期望他再多加歷練。
 
顧德曼,的確是繼羅斯托波維奇之後僅存的大師,如果她再來台表演的話,ㄚ今還會毫不猶豫的參與她所創造的大提琴世界。
 
PS.
         雲門舞集與麥斯基  馬友友巴哈之旅
 
節目介紹:(資料來自於傳大藝術)
繼羅斯托波維奇之後碩果僅存的俄國實力派大提琴天后顧德曼2011年再度受邀來台,此行她將挑戰被奉為大提琴聖經的巴赫6首無伴奏組曲,甚受國內古典樂迷期待。
曾與顧德曼合作過的世界頂尖樂團包括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倫敦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聖彼得堡愛樂管弦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等。與顧德曼合作過的知名指揮包括薩瓦利希、穆悌、阿巴多、海丁克、泰密卡諾夫、契利比達凱、羅斯托洛波維奇與庫特馬索。顧德曼也常受邀在全球各大音樂節中演出,如薩爾茲堡音樂節、柏林音樂節、維也納音樂節、盧森音樂節以及倫敦BBC逍遙音樂節。2000年夏季,顧德曼與柏林愛樂合作,由海丁克指揮,在柏林音樂節的開幕式上演出,轟動一時。顧德曼在全球各地的演出,樂評家都給予高度肯定,英國每日電訊報Robert Henderson表示:「顧德曼在英國巴比肯中心的音樂會由阿巴多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奏浦羅柯菲夫為大提琴與樂團寫的交響協奏曲,顧德曼的演奏非常精彩,甚至她的老師羅斯托洛波維奇也難勝過。」
顧德曼另一個擅長的領域是室內樂,她的合作伙伴包括已故的鋼琴巨擘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自己的先夫小提琴家柯甘(Oleg Kagan)、鋼琴名家阿格麗希(Matha Argerich)、大提琴家麥斯基(MishaMaisky),以及中提琴家巴什梅特(Yuri Bashmet)。李希特生前對顧德曼的大提琴造詣讚賞備至,稱她是「音樂真理的化身」。另一位大提琴名家卡沙多(Gospar Cassadó)則形容她「如同一朶嬌嫩的花朶,卻擁有橡樹般堅韌的根莖。」
5/14曲目:巴赫
G大調第1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作品1007
d小調第2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作品1008
D大調第6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作品1012

2011年5月13日 星期五

【愛與親愛的】退一步,海闊天空!



  《愛與親愛的》延續最近很夯的「小三」話題,但它卻不那麼犀利,卻讓我們對於「愛」有另一層的思考空間。

  傑克(史考特考亨飾)與艾蜜莉亞(娜塔莉波曼飾)是同事,他們總是眉來眼去,就是旁邊的人似乎也可聞到那若有似無費洛蒙的氣息。終於有一天,兩人單獨出差,說是為了工作,說是各睡各的房間,但門前的那一吻,艾蜜莉亞正式成了小三。

  片中沒有特別交待傑克的婚姻出了什麼問題,看到的只是他與艾蜜莉亞婚後前妻(麗莎庫卓飾)強悍的模樣。但是憑這樣就能猜測二人本來就感情不和嗎?未必吧!哪個失婚的女人對搶老公的女人能輕聲細語、溫柔以對的,尚且可以理解她刺蝟般的情緒,但傑克及艾蜜莉亞該如何接招呢?

  「妳為什麼不把那些嬰兒用品上網賣掉呢?」

  當威爾一出現時,那不屑、自以為是的表情,沒大沒小的對話,直讓人覺得這個小孩怎麼那麼討厭,好想打他屁股。但威爾是誰呢?是傑克與前妻生的兒子,他很「實際」的說了這些話,當然不是不識相,只是想要刺痛後媽艾蜜莉亞,只是想替媽媽出口氣罷了,但他的「實際」卻讓大人們幾乎啞口無言。

  原來,艾蜜利亞的小三角色,修成正果後,以為從此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身邊有傑克的陪伴,肚子又一天天的大起來,好不容易十個月到了,女兒呱呱落地了,這是最美好的事了,有丈夫有孩子,一切萬事足了。但是老天爺並不特別眷顧她,在出生後第三天,女兒夭折了。

  曾經有位同事懷胎至七個月時,胎兒沒了心跳,但仍要以催生的方式生出這個胎兒,ㄚ今曾經試想著,如果換作是自己,如何能承受那七個月的心頭肉就這麼消失了,她一定很痛很痛吧!而艾蜜莉亞呢?應該更慘囉!懷胎了十個月,又抱了她,餵了奶,前一秒還生龍活虎的惹著自己又愛又憐,後一秒竟冷冰冰的躺在那兒,三天的時間,很短嗎?當威爾說「那還不是生命……」時,不僅艾蜜莉亞會發狂,應該有很多人也會覺得莫名其妙,還會說「你這不知死活的小孩子,嘴巴怎麼那麼賤!」

  但艾蜜莉亞總不能在緬懷女兒的哀傷中度日,她知道她還是另一種型式的媽,就是威爾的小媽,家庭要幸福,家庭的所有成員都要能和睦相處,進而才會是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就算威爾對她有再多的誤解與不諒解,後媽就是再難為,還是得盡力打開威爾的心結。

  艾蜜莉亞帶了威爾去吃冰淇淋(雖然威爾的媽媽暴跳如雷),送他遙控船,還帶他遠離爸媽的大吵風暴而去公園裡學會了溜冰……做了一些媽媽從來就不允許他做的事,最重要的是跟他說了很多話,談了很多心。難道媽媽太過嚴格、太古板了嗎?難道艾蜜莉亞只是為了打破威爾心中媽媽的形象嗎?

  有時媽媽太愛孩子了,太怕孩子受傷了,總是制定了許多規矩,對孩子來說,媽媽太像高高在上的神了,許多的心事總是埋在心裡不敢說,再加上在婚姻裡跌跤,那不平衡的心態、情緒,多多少少跟孩子的距離就拉遠了許多。

  而細膩的艾蜜莉亞總是適時的對威爾釋出善意,縱使碰了一鼻子的灰,拍掉了灰後仍告訴威爾「我愛你」,她不是虛情假意,她是真心喜歡威爾。

  其實《愛與親愛的》裡充滿了「小三」的情懷,而最矛盾的是艾蜜莉亞並不覺得自己為了追求幸福而不擇手段有什麼不對,但對於爸爸的在外拈花惹草卻嗤之以鼻,尤其又發現媽媽與爸爸和好時那天崩地裂的態度,不僅要問她:「你是不是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二個有問題的家庭,恰恰巧艾蜜莉亞是這兩個家庭的交集。這兩個家庭的孩子,一個是威爾,一個是艾蜜利亞,雖然他們的父母還是很關愛他們的,但他們的心卻因父母的不圓滿而受傷,只是威爾的傷多了一個媽的愛而有了不一樣的慰藉,而艾蜜莉亞呢?也許有人以為她是因為失去女兒才歇斯底里,但很多情緒的爆發是日積月累出來的,她得自己把矛盾的心態理出頭緒,她得自己走出失女的哀傷,她得更關心周遭愛她的人,她得放寬那揪結的心,別人才接收得到她其實有著溫柔的心及很多很多的愛。

  感情,沒有所謂的對錯!也許原配與小三永遠有打不完的戰爭,但想想,退一步,不就海闊天空,何苦單戀一枝花呢?!

 PS.
本片改編自伊黎華德曼暢小說《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也是娜塔莉波曼第一次實際參與製片的電影。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大象的眼淚】他,英雄救美?!



  大雨中,一個老人徘徊在停車場裡,二個年輕人跑了過來,帶他進了室內,正當年輕人打電話試圖尋找他所待的安養院時,老人看到了牆上的照片,臉上露出了笑容,回憶的眼神引起了年輕人的注意,因此,1931年的點點滴滴從老人口中慢慢的流出來了。

  《大象的眼淚》改編自莎拉格魯的同名小說,訴說的是發生在一個馬戲團裡的故事,有愛,有恨,有歡笑、有淚水,更有帥得不得了的男主角,及奧斯卡的影帝及影后的同台飆戲,還有幾乎蓋過男女主角光芒的善解人意的可愛大象。的確是「耀眼奪目」囉!

  那時正值經濟大蕭條,雅各(羅伯派汀森飾)是康乃爾大學獸醫系的學生。只要通過了那天的期末考,雅各就是個獸醫了,但有一個人打開了教室的門,正在埋首寫考卷的雅各,聽到了監考老師叫他的名字。那扇打開的門改變了他的生命,他不僅失去了父母,更失去了遮風避雨的家。

  因為自己的無依無靠,收拾了簡單的細軟,踩著孤獨的步伐,踏上了一段冒險的旅程。初生之犢總是不知天高地厚,更不知害怕,只知勇往直前,正當雅各走到腳痠心累時,看到遠處來了一班火車,丟掉了累贅的細軟,使盡力氣大步向前追,追上了火車並攀上了這列叮叮噹噹如變魔術般的火車。說雅各不害怕,倒不如說他豁出去了,反正在世上已無牽無掛,最多只是小命一條而已。

  原來這列火車是馬戲團列車,馬戲團裡臥虎藏龍,充滿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人,而斯斯文文書卷氣濃厚的雅各如何在馬戲團裡生存下來呢?

  不知是馬戲團老闆奧古斯都(克里斯多夫華茲飾)有惻隱之心或是與雅各一見如故,雅各就這麼著在馬戲團留下來了,而且還成了獸醫。但是如果他安安份份的做他的工作,也許命運就大不同。

  一個亮麗的金髮美女瑪蓮娜(瑞絲薇斯朋飾)帶著一匹有點跛腳的白馬出現在雅各的眼前,雅各目不轉睛的盯著,心裡噗通噗通的跳著,這位美女有著獨特清新氣質,有別於馬戲團裡其他人,他情不自禁的走上前去,一方面藉機檢查馬的腳,另一方面還可跟美女說上話。但是雅各可不是一個兩光的獸醫,這匹白馬得的不是小毛病,而是無法醫治的病,而且牠痛得不得了,現在之所以還能走能表演,只是一口氣撐著而已,為了讓牠不再受苦,最好是「殺」了牠。說到「殺」,極力反彈並與雅各有很大衝突的竟是老闆,而不是與馬朝暮相處的瑪蓮娜。

  不知為什麼每次看到動物死亡的戲碼,尤其又是非常有靈性的動物,看到牠們那好像要訴說著感謝或哀傷的眼神時,ㄚ今總是會掉下淚來,這次也不例外,也許該稱讚的是導演把動物拍得這麼有靈有性。

  說了這麼多,《大象的眼淚》裡的大象在哪裡呢?難道只是個幌子而已嗎?哈!想太多了啦,可愛的大象即將出場。

  在經濟蕭條時期,一般老百姓填飽肚子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遑論還有多餘的錢去看馬戲團。因此,奧古斯都為了增加節目的精彩度,買了大象蘿西,但是訓練動物完成各式各樣的動作,哪是一蹴可幾的,「象鈎」就成了訓練的工具。

  唉!人姑且強調「愛」的教育,而動物呢?打、駡就可達到目的嗎?

  瑪蓮娜是馬戲團老闆奧古斯都的老婆,她很懂奧古斯都,但與動物長期相處下來,怎忍心看著蘿西被象鈎刺得頭破血流,再加上看到雅各對動物的愛與細心呵護,二人間的火花,已由點點的星火轉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大火。

  唉!這又是一個「小三」的故事,這還是一個「姊弟戀」的情懷。是奧古斯都暴躁的個性把瑪蓮娜推向溫柔的雅各嗎?是奧古斯都那太強烈占有式的愛,讓瑪蓮娜對「愛」有了新的詮釋嗎?

  是的,人需要「愛」,動物也是。

當蘿西痛得躺在地上,雅各正在細心清理牠的傷口時,雅各無心的說了一句外國話(片中並沒有交待是哪一國語言,ㄚ今猜想是波蘭話,但有朋友說是俄語),牠竟聽懂了。哈!此時,ㄚ今竟想到《火狐狸》裡的那架飛機也只懂俄語。

從此,蘿西脫離了地獄般的生活,但雅各與瑪蓮娜的愛也快爆炸了。

蘿西的可愛,幾乎讓ㄚ今忘了「小三」與「姊弟戀」,瑪蓮娜與雅各談戀愛的對象好像都變成了蘿西了。哈!ㄚ今在胡說八道啦,蘿西是一千燭光的大電燈泡,那燈泡愈亮,愛就愈濃烈。

其實,還是想小小抱怨一下,男主角年輕又帥是沒話說,女主角的演技也無可挑剔,但總覺得男女主角間就是少了點火花。也許是因為ㄚ今對動物總有莫名的感覺,對動物的感動竟然勝於浪漫的愛情。

在本片裡,「小三」並沒有造成多大的議論,也許那是因為是「英雄救美」的「英雄」使然,得到的反而是一片的祝福。而這裡的「小三」能修成正果嗎?殘暴的馬戲團主人又會有什麼樣的報應呢?當然,扣人心弦的蘿西將何去何從呢?一環扣一環的精彩情節,直讓ㄚ今揪住心臟…………

直到…直到…螢幕再度回到了那個一頭白髮的老翁:「那我可以留在這裡嗎……」他笑了,蘿西似乎也從他的回憶裡跳出來噴了一鼻子的水。

 

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阿蒙正傳】外太空也有「愛情」!



  如果衛星脫離了軌道,會有什麼後果呢?速度太快,就會航向未知的外太空;速度慢,則會失速掉落地面。不管是太快或太慢,都會是一團亂就是了。

  在歡笑中、幻想中看著《阿蒙正傳》,省思著自己的生活,是凡事循規蹈矩、井然有序的人嗎?是凡事順其自然、船到橋頭自然直的人嗎?還是亂中有序、亂也不成問題的人呢?

  有人說處女座的人最龜毛了,最討厭這樣的人了。但是看看片中主人翁阿蒙,處女座算是小巫見大巫了。不過,阿蒙他十八歲了,卻是個亞斯伯格症的患者,衣服上總是貼著「我有自閉症,請不要碰我」,他無法忍受任何身體或肌膚上的碰觸,哪怕是最親的父母及哥哥;其實最不可思議的是他要求所有的事都得分秒不差,三餐時間一定,洗澡時間不變……,而且每天要做的事都規畫得好好的,且把它們釘在牆上的圓盤裡,按表操課囉!

  「阿蒙,你給我出來……」媽媽大吼著。

  「阿蒙,給你五十克朗、一百克朗……出來好嗎?」爸爸好聲好氣的哄著。

  「山姆呼叫阿蒙,出來吧!完畢!」哥哥把阿蒙當作太空人似的呼叫著。

  怎麼回事呢?全家人圍著一個鐵桶,拉開嗓門大吼的大吼,柔聲柔氣哄著的哄著,玩著太空人遊戲般呼叫的呼叫,就是沒有人有辦法讓阿蒙推開蓋子,離開那個說大不大的鐵桶。也許有人以為就直接翻開蓋子,把他拉出來就好了,何必大費周章,簡直浪費生命,但是為什麼阿蒙一家人對他如此容忍呢?

  在公車或捷運上偶爾會遇到亂吼亂叫的孩子,一看就知道他們不是故意調皮搗蛋孩子,而身旁的大人也是以特有的溝通方式請他們安靜下來,有時有效,有時也莫可奈何,他們都是特殊的孩子。阿蒙也是個特殊的孩子,帶大他的父母及一起長大的哥哥當然最瞭解他了,以強硬的手段強迫他就範,算是最壞的方式,可能適得其反,事態變得更嚴重。

  那天,哥哥山姆連桶帶人扛上了他的交通工具,離開了父母的居所,帶到了他的住處,從此離開了爸爸媽媽,開始了與哥哥及哥哥女友同居的生活。

  阿蒙說他討厭改變,在自己的世界裡憑白的多了一個陌生人--哥哥的女友,這也該算是一種改變吧!但為了能與哥哥「在一起」,他妥協了,更把她加入了他的生活規律裡--阿蒙排碗盤、哥哥煮飯、哥哥女友洗碗盤……每個人各就各位,初期倒也相安無事。哥哥可以容忍阿蒙的吹毛求疵、打鼓的噪音,但女友卻不能忍受阿蒙的搶打籃球、打斷的嘿咻,秩序被打亂了,女友也落跑了。阿蒙失控了嗎?阿蒙有愧疚感嗎?

  哥哥的女友跑了,那麼誰來填補課表上的空缺呢?

  哈!哥哥心情不好,也把自己變得神經兮兮時,阿蒙竟脫口而出:「你也亞斯伯格了嗎?」哥哥哭笑不得時,阿蒙心中有了打算。他去找了哥哥的女友,竟被轟、被嗆了出來,也許你會說他的溝通方式不對,但是以一個亞斯伯格症的患者來說,那可能是踏出了最大的一步,只是一般人無法瞭解、無法體會罷了。

  但阿蒙並不因此而氣餒,重新再出發,列了一張表,內容有:喜歡狗或貓、喜不喜歡烹飪、喜歡科幻電影或愛情片……等共羅列了十三個項目,這是阿蒙幫哥哥列的徵女友方程式,然後就出發去物色女孩子了。不管是老的、少的,不管是胖的、瘦的,不管是賣三明治的、賣速食的……只要他碰到的「女」人,都很認真的問她們這些問題,當然有時會碰到釘子、被白了眼、說他是智障神經病,但更有些人很認真的回答他的問題。而現在的問題是該找百分百與哥哥有相同嗜好、同樣特質的人呢?還是找個完全相反的人呢?

  哥哥反彈,哥哥覺得匪夷所思,哥哥說愛情不是方程式可以解決的,哥哥說不是完全相同的人就會互相吸引,哥哥說有時完全不同反而有互補作用,哥哥說磁鐵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說是阿蒙太單純,不如說是感情的東西實在太複雜了,他如何能懂得黑與白之間,仍有灰色的存在,他如何能明白感情不是絶對的喜歡或不喜歡的問題。

  在許多次的精準計算中,在所謂的緣份的作祟下,阿蒙碰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女孩子珍妮佛。阿蒙說的話,她都懂;阿蒙不懂的事,她會以阿蒙的思考邏輯解釋給他聽;而阿蒙細膩的觀察力、感受力,卻讓她好窩心、揪感心。

  因此,只看科幻片的阿蒙,租來了所有休葛蘭主演的愛情浪漫電影,試著去瞭解愛情,試著去感受浪漫,好用心好用心的安排了一次精彩、浪漫、感人又絢爛美麗的約會,但這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哥哥啊!

  如果以為阿蒙用盡心力幫哥哥找女朋友,只是為了把被打亂的生活重新歸位,只是為了填埔生活課表上的空缺,那就大錯特錯了。課表是可以重排的,空缺也是可以拿掉的,他是心疼哥哥的失戀、心疼哥哥的難過,他是想為哥哥找回心靈上的快樂、感情的失落。也許這過程,鬧了種種讓我們會心一笑的笑話,但我們的笑不是嘲笑他,而是感佩他的勇氣。

  好奇嗎?珍妮佛最後是不是成了山姆的女朋友呢?

  「阿蒙,我可以抱你嗎?」

  也許,外太空也有另一種「愛情」!

  最後,ㄚ今想說,天塌下來會有高個兒頂著,當生活頓時失去了運行軌道、感情失去了重心時,就將生活轉個彎,將感情歸零,看看你愛及愛你的人,看看周遭美麗的事物,將會發現「愛」總是圍繞在身邊,不一樣的軌道依舊運行順暢,生活仍然美麗有意義。

PS:
本片導演是年僅25歲的安德烈斯歐曼,曾以《預告人生》獲邀參與各國影展,並贏得多個獎項榮譽,本片是他的首部劇情長片作品,代表瑞典殺入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前九強,以精彩的劇本對白、豐富的影像設計及繽紛的美術場景,細膩的呈現亞斯伯格症獨特既敏感的內心世界。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更好的世界】「關心」的世界!



  當今年奧斯卡金像獎宣布最佳外語片是由丹麥片《更好的世界》得獎之後,就很好奇這部電影如何打敗那幾部外語強片的。因此,悄悄告訴自己,如果《更好的世界》上映了,一定要去觀賞囉!

  《更好的世界》是一部關心小孩、關心大人且關懷世界的電影,說它野心很大,但卻又處處是「心」,的確讓我們領略了「丹麥新浪潮」女導演蘇珊娜畢爾的細膩與感情。

  這是一個葬禮,克里斯汀念著追悼詞,字字句句感傷、動人,但克里斯汀卻面無表情,聲音也平淡,看不出躺在棺木裡的是他很愛很愛的媽媽。

  「如果你有什麼話想說,我就在這裡……」爸爸心疼的說。

  「我沒事,我很好……」克里斯汀搖搖頭。

  說這十幾歲的小男孩堅強,倒是讓人心疼,但這壓抑的心痛會不會在哪一天爆發了嗎?也許大人們只顧著療著自己的心傷,也許大人們以為小孩不懂什麼叫做生離死別,也許大人們以為小孩很快就會忘了的……但是,千萬不要忘了小孩子還是會心痛的,還是有感情的。

  這對父子為了離開傷心地,從倫敦般回了丹麥。第一天上學的克里斯汀在校門口就受了震撼。一群高壯的同學,竟圍著一個瘦小的男孩,口出穢言,拳打腳踢,還要他從胯下鑽過才可進學校。對一個新來乍到的人而言,震撼嗎?憤怒嗎?還是害怕呢?

  好巧不巧,那個在校門口被欺負的人竟是克里斯汀的同班同學厄里亞,從此兩個人竟變成麻吉。但霸凌事件依舊,全校同學都知道的事,老師難道毫無知覺嗎?為什麼不試圖解決呢?

  「我兒子在學校被欺負,難道你們不知道嗎?」

  「蘇佛同學我已經跟他溝通過了,倒是你們夫妻不是處於分居狀態嗎?而且爸爸也長期在國外工作,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限……」

  天呀!這是什麼邏輯,要處理學校的霸凌事件,不去探究原因,沒有想辦法制止,竟然管到了人家的家務事。話說厄里亞的父母也是高級知識分子,都是醫生,他們也都很愛孩子,也都盡量找時間與孩子相處,並不是對孩子不理不睬的父母。學校這種息事寧人的態度,只會使事態更嚴重而已。

  那天,厄里亞的爸爸帶著克里斯汀、厄里亞及厄里亞的弟弟去逛街吃冰淇淋。但當爸爸去買冰淇淋時,弟弟獨自跑去玩鞦韆,才一會兒工夫,弟弟竟與一個小朋友扭打在地上,小孩子的戰場已經很煩人了,但二個孩子的爸爸都出現時,竟又開啟了另一個戰場。氣急敗壞的另一個孩子的爸爸,竟呼了厄里亞的爸爸好幾個巴掌,但厄爸竟不還手,只是表示他只想把二個小孩分開而已,然後帶著三個孩子悻悻然離開了那個是非地。

  哈!小孩子的霸凌事件還不夠,再來個大人們的霸凌戰爭。唉!這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嗎?難道「他們」就該忍氣吞聲、毫無作為嗎?

  「爸,克里斯汀在製造炸藥,他要炸掉那個人的車………」

  「你說什麼……我今天很累,壓力很大,明天再談,好嗎?」

  對厄爸來說,這只是兒子的一段「沙!沙!沙!」不清不楚的視訊,縱使很高興與兒子交談,但疲乏的身心,讓他只想獨處,只想靜一靜;而對厄里亞來說,他是在商量,是在發出求救的訊號,哪知不良的通訊品質,就讓麻吉的友誼戰勝了罪惡內疚的心呢?

  厄爸是個沒耐心的父親嗎?其實不是,只是因為那天在難民營發生的事對他衝擊實在太大。這就是為什麼ㄚ今說這部片野心很大緣故,說小孩間的霸凌,說大人間處理衝突的方式,再說大人與小孩對於霸凌的想法,再說二個家庭親子互動的情形,已有很多很多的情緒待處理,再加上對非洲世界的關懷,會覺得突兀嗎?其實不然。本片成功的藉著厄爸在非洲看到的事、經歷過的事、感受到的不捨與不平,告訴世人,世界仍有一個需要大家關懷的角落,並也造就了他「平和」的個性。

  層層疊疊的事件,堆疊出了克里斯汀與厄里亞無處發洩的情緒,但以暴制暴真能解決事情嗎?

  昨天電視新聞一直播著,恐怖分子賓拉登已遭擊斃的消息,美國人興高采烈,但同時又對全世界美國人發佈警訊,因為賓拉登黨羽可能發動報復性攻擊事件。你看,這又是個沒完沒了的事件。

  學校裡的一把刀,變成了威力強大的炸藥。

可以理解厄媽拽離克里斯汀的情緒,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的朋友都品學兼優呢?!可以理解克里斯汀在闖了禍之後,那難過甚至差點自殺的心情,哪個人不會因為自己的固執而(自以為)害死最好的朋友而難過想死呢?

唉!哪裡是更好的世界呢?哪裡又是我們尋找的美好的世界呢?應該不是「以暴制暴」的世界,而是個「關心」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