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約夏.貝爾與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賞心悅目、驚喜連連的樂音

約夏.貝爾與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02.jpg

  當腦中還一直迴繞著安可曲-皮耶佐拉版之<四季-夏>時,想著我是第幾次聆聽約夏.貝爾的演出了,又想著樂團裡的大琴手們怎會如此眼熟,難道也聆聽過他們的表演。接著妹妹說:「百分百聽過他們的表演」。

  回家後,搜尋了google的行事曆,Bingo,約夏.貝爾及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都出現在我的行事曆中,此時不得不稱讚一下google的行事曆,真的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原來聆聽過約夏.貝爾2007年的獨奏會,而讓我驚訝的是2010年的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竟也是與約夏.貝爾合作演出。難怪當初看到這次的節目時,會雀躍萬分的在第一時間傳真搶訂了二張票。

  約夏.貝爾號稱古典音樂界的阿湯哥,今天的打扮一樣承襲他黑色休閒的風範。上半場是全本韋瓦第的四季,約夏.貝爾當然是小提琴主奏。他往舞台中間一站,再拿起琴弓,當那樂音傳入耳中之時,眼睛竟離不開約夏.貝爾的身上,聽了這麼多場的音樂表演,似乎從沒如此專注過,為什麼呢?一來因為約夏.貝爾真的帥到直讓人瞪大了眼,二來真的喜歡今晚約夏.貝爾主奏兼指揮的四季版本,不是一板一眼教課書版的四季,有變奏,更有經典,聽過了這段音符,竟會期待下個音符約夏.貝爾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而約夏.貝爾q拉奏小提琴的功力真是好得沒話說,全本四季幾乎是完美演出,這對一個小提琴手而言亦是體力的大考驗,哈!難怪在樂章與樂章間,還不時看到他拭汗。試想:二十年後的約夏.貝爾是否還有體力一口氣演奏全本韋瓦第的四季?

  記得在2007年約夏.貝爾的那場獨奏會,曾經小小抱怨他有小小的突搥,且與鋼琴手間還有一點點的不協調感。而在2010年那次與約夏.貝爾的相逢,只是驚覺他不一樣了,記得那年他說:「我與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有十足的默契,所以不需要指揮。」那年,他還不是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兼指揮,而現在他「是」了。

  大哉問:全職的指揮與身兼演奏家的指揮,哪個厲害呢?曾花了大把的銀子看了大師級指揮的節目,如:楊頌斯,而那幾場的水準真是不同凡響;也曾花了錢觀賞演奏家帶領樂團的表演,如:基頓克萊曼、阿胥肯納吉及這次的約夏.貝爾,你覺得誰厲害呢?其實各有千秋,如果真要判定誰贏誰輸,我想各樂迷心中自有一把尺。

  下半場的節目,約夏.貝爾不再是站在舞台中間的主奏,而是坐在第一小提琴的首席位置,只是他坐的那把椅子與並他人不同,似乎告訴著我們:他不僅是首席亦是指揮。曲目如下:

  巴伯:弦樂慢板,作品11/柴可夫斯基:C大調弦樂小夜曲,作品48

  約夏.貝爾坐在首席的位置,他拉琴身體的動作似乎特別誇張,再細看,原來一個舉弓微小的動作、一個不經意的手勢、一個小小的晃腦點頭甚或聳肩……都是他與團員的對話,所以聽不到有突兀的樂音,大家節奏一樣,情感更是行雲流水,而巴伯及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本就是充滿了故事性,好似看了二場電影,一幕幕的影像竟能閃入腦中。

  當下半場節目結束進入了安可時間時,約夏.貝爾告訴大家僅此一首而且是皮耶佐拉版之<四季-夏>,全場一陣驚呼。那麼,我們到底聽到了什麼?只套一句坐在我旁邊的樂迷一句話「好厲害」。我想,這就是我願意花大錢喜歡聆聽現場演出、獲得心靈享受最大的緣由,許許多多的感動都不是聽CD可以得到的。

(20180530國家音樂廳)

約夏.貝爾與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01.jpg

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愛波的異想世界 April and the Extraordinary World】就讓「飛船」帶領我們航向愛的異想世界

愛波的異想世界01.jpg

  小時候對法國動漫最有印象當然是頑皮豹了,那時候也不知那是法國卡通,頑皮豹卡通是不說話的,卻有讓人永生難忘的音樂及歡樂的劇情。而近幾年來當大家對好萊塢的動漫電影,例如:《海底總動員》、《冰雪奇緣》、《動物方城市、《可可夜總會》……等朗朗上口時,是否注意到了法國動漫其實也不遑多讓,如 :《佳麗村三姊妹》、《茉莉人生》更是二部膾炙人口的動漫。而現在就來談談《愛波的異想世界》這部法國動漫。

  對於《愛波的異想世界》該爆雷談劇情呢?還是談畫風?

  表面上是科幻劇情,有科學界的陰謀論,有因為人類的自私而造成了大自然反撲的正邪衝突,更有祖孫三代的親情甚至被親人背叛的難過,當然那最引人注目的是主人翁愛波與愛貓達爾文間不離不棄的愛,另外還有小小的戀愛情節,而令人噴飯的小人角色也是讓人又愛又恨……林林總總寫了一堆像是暴雷又不像暴雷的東西,只想告訴大家:只要對地球有愛、對親人有情,哪管是龍統治了天下,還是人被利益薰心了,你會有省思的,你也會愛它的。

  不要期待會看到如好萊塢動漫那鮮麗可愛的卡通,那樸實的色調才更觸動人心。但說它不可愛嘛,其實也不正確,看看阿公,再看看達爾文以及那讓人討厭的警察……也會讓人噗哧一笑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就安心的讓「飛船」帶領我們航向愛的異想世界。

 

註:

★ 《玫瑰人生》奧斯卡影后瑪莉詠柯蒂亞動人獻聲

★ 《茉莉人生》奧斯卡金獎提名製片最新奇想動畫

★ 第一部法漫之王雅克塔爾地(Jacques Tardi)漫畫改編作品

愛波與她的愛貓達爾文相依為命,並且持續鑽研家族的研究計畫。很快地,她發現自己處在一場難解的陰謀之中。

 

愛波的異想世界02.jpg

愛波的異想世界03.jpg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尋愛偵探阿洛伊斯 Aloys】來個「電話夢遊」,如何?

尋愛偵探阿洛伊斯02.jpg

  什麼是孤獨?什麼是寂寞?又什麼是宅男、宅女?而在極度的孤寂當中,該如何尋得出路呢?如果你曾因《雲端情人》而打開了心結,而《尋愛偵探阿洛伊斯》卻更能讓你窺探藏在心中的寂寥。

  電影一開始,畫面正中間出現了一個躺在紅布上閉著眼睛老人的大頭特寫,直覺上那就是一個往生的老人,而這個「死」為本片的主人翁阿洛伊斯帶來了何種情緒呢?

  「你沒填E-mail。」「已經失效了!」

  「…………」「我沒有E-mail。」

  「我是OOO,你不認得了嗎?」

  在殯儀館填資料的阿洛伊斯一副冷寞的表情,看不出他剛經歷了喪父的傷痛,只是覺得這世界好像欠他好幾百萬似的。隨後鏡頭一轉,來到了公園,他拿著錄影機,以乎偷拍其中一對坐在椅子上的男女後,打了電話給某女,原來阿洛伊斯是個偵探,而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但拿著攝影機偷拍人前人後似乎不僅僅是他的工作而已,也是豐富他生活的重心,卡式影帶裡的題材千奇百怪,有最親愛的父親,有有點陌生但又不陌生透過門洞拍攝的鄰居,更有那可以撫慰心靈的小羊……但,最最重要、該有真正互動的人們呢?電影裡並沒有交待阿洛伊斯是本來就是一副臭臉,還是父親去世後才把自己封閉起來,只知他是一個需要有心人拿著心鑰打開心房的人。

  那天,阿洛伊斯喝醉了,醉倒在公車上,一覺醒來竟被洗劫一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吃飯的傢伙──攝影機、整袋的攝影設備包括影帶,遍尋不著,該如何是好呢?其實並不覺得他如熱鍋上的螞蟻無來由的到處尋覓,倒覺得逆來順受般,有則好,沒有也無所謂,一貫的生活態度是天塌下來被壓死了也沒關係。直到接到了一神秘女子的來電,說是她拿了他的東西,接著二人開始迷惘在如《雲端情人》裡的情境,不同的是這是真真確確的人,二人跌入了「電話夢遊」裡的夢境,而何時夢會醒呢?

  「電話夢遊」裡,什麼都能談,什麼也都能想、能做,說是談天說地,不如說是二個孤寂心靈忽然撞出了火花,其實細細想,他倆早早就有電,只是一個漠不關心,一個又不屑,縱使只是近在眼前也只是個陌生人,而宅男碰上了宅女,頻率對了就能聽聲辨愛了。

  電影前半段的孤冷氣氛的確讓人有喘不過氣來的感受,但逐漸的暖流卻從心窩湧了上來。原來人生的寂寞是可以用「愛」來充填的,只是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讓「愛」流入孤寂的心,卻是有情人該尋覓的鑰匙。

  《尋愛偵探阿洛伊斯》用的是「電話夢遊」,《雲端情人》是與人工智慧的電腦談愛說情,而你我呢?在我們無時無刻瀏覽臉書或玩著線上遊戲時,是不是也與雲端結了不可分的緣分呢?

  今天,你寂寞嗎?何不也來個「電話夢遊」!嘻………

 

ps.本片奪得柏林影展的平行單元電影大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由瑞士導演托比亞斯諾雷(Tobias Nölle)執導。

尋愛偵探阿洛伊斯01.jpg

尋愛偵探阿洛伊斯03.jpg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最酷的旅伴Faces Places】我只為你而做!

最酷的旅伴03.jpg

  《最酷的旅伴》是一部非常酷的電影,不僅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更獲凱薩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原創配樂雙料大獎提名。在觀影的當下,處處有驚喜,更時時有感動。

   「我們不曾在鄉間小路碰上」、「我們不曾在公車站牌相遇」、「我們也不曾在麵包店相遇」,但如今,她去找他,而他也去找她,而當她說:「高達曾為我摘下墨鏡時是33歲。」他回答:「我也33歲 ,而你88……」是的,這位33歲的帥哥與88歲的女人成了最酷的旅伴,更成就了這部溫暖的電影。

  而說到《最酷的旅伴》得先來認識二位靈魂人物,就是女導演安妮華達與視覺藝術家JR。華達自1954年自編自導第一部劇情長片《短角情事 La Pointe Courte》始,五十多年的導演生涯中,共拍攝了三十多部作品,包括短片、劇情長片以及紀錄片,不僅與《秋水伊人》的導演傑克德米結為連理,更有多部讓人津津樂道的電影,如:《五到七點的克萊歐》、《南特傑克》……等,是法國影壇最重要的女性創作者,新浪潮的先聲,更是一個到了80歲還是能用可愛來形容的女人。而JR呢?根據美國CNN專訪墨鏡從不離身的JR,以攝影拼貼行動藝術聞名於世,由於某次險遭警方逮捕,決定隱瞞真實身份,以別名「JR」代替之,並從此戴上墨鏡才現身,好讓人摸不清他的身份,沒想到竟成為他的註冊商標。

  現在我們就一起與年齡差距超過五十歲的他們展開一趟行動「藝術」之旅。

  「藝術不就該令人驚艷嗎?!」而片中的藝術不是那高高在上、讓我們看不懂、聽不慣的大家以為所謂的「藝術」,很簡單的只是關於生活、關於人、關於這片土地,更是歷史與回憶,就因為簡單所以讓人驚艷。

  「我喜歡不期而遇的驚喜。」「那你要漫無目的的走囉!」他們真的漫無目的的在法國鄉間到處亂晃嗎?那輛像是相機的卡車馳騁在綠意盎然的鄉間小路,而車子停了下來後,華達與路人打了招呼,再給了他們一人一根法國麵包後並陸續進了車子拍照,不消五秒鐘一張大大的照片便從車子的腰間吐了出來,接著發生了什麼事呢?這一、二十張的照片,因著麵包的串連而黏貼在矮牆上,哇!什麼時候看過自己的大頭照貼在公眾場合,能不驚訝嗎?但我們而並不覺得突兀,而是有趣。接著他們又會變出什麼花樣呢?

  如果以為他們只是隨意的拍照、輸出大圖,任意往大牆上貼,那就太小看他們了,每一張照片,都有感情,更有深深的意涵。

  當看到華達用心聆聽人們訴說著他們的父母、祖先甚至是人生故事;當我們被那不願為利益而留下山羊角的婦人而感動;當我們被那層層疊疊的貨櫃背後的情感而感到豁達;當我們訝異於那位滿臉皺紋老人對於生活的悠然自在;而再看看那一張張輸出的大圖,可曾想過我們對大地的愛、對人們的情是不是已淡然了?而當注視著那些大圖慢慢的拼貼在牆上時,是否驚訝於這藝術的影響力。回過頭來再想想自己:有多久沒有關懷身邊的人、事、物了呢?

  本片從開始至結束,本身就是藝術,每個鏡頭,哪怕只是背影或飛逝而過的景物,哪怕只是片破牆或佇足在海邊的大石,哪怕只是那饒富創意的團體照或飛魚照,哪怕只是雙大眼睛或可愛得不得了的雙足,哪怕只是悠閒的在田園中散步或暢快的在羅浮宮裡奔跑,哪怕是牆上照片的主角或只是路過好奇的人們,甚至配樂也是藝術,簡單不繁複卻有更多的心,一切都好美且讓人感動。是的,只要心美,一切就美,只要有心,一定有奇蹟。

  華達總是叨叨絮絮的說著JR的墨鏡遮擋了他們的情誼,但就因為這叨叨絮絮讓我們瞭解了他們的人生態度。高度當然不是距離,年齡更不是代溝,墨鏡怎會是高牆呢?

  「接下來我要做的只為你而做……」看起來雖是模糊一片,但仍是美的。相信此時的你我與他倆一起走過了一趟很棒又有意義的旅程。

(本篇文章刋登於人間福報4/7家庭電影院 紀錄片《最酷的旅伴》一趟行動藝術之旅

最酷的旅伴01.jpg

最酷的旅伴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