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2008西葡摩17日遊(05)巴塞隆納─童話世界奎爾公園!!



當我們懷著肅穆莊重情緒參觀了聖家族教堂及甚地下博物館之後,就直奔奎爾公園,而奎爾公園竟也是高第的精心設計作品,而這二個建築作品,風格迥異,實在讓人不禁佩服他的創新及獨特的藝術才華。


   奎爾公園建於1900年,原本是為60戶私人住戶設計的英式花園大房子,包括大街、林蔭路、廣場、行道、步行街、綠地……等,可惜在建造期間,高第突然過世,並未完成他理想中的示範社區,在1923年成為公共公園,並於1984年獲得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認定為國際級受保護的藝術遺產,因此是觀光客到巴塞隆納必定拜訪的地方。






一到奎爾公園的入口,並不覺得有何特別之處,只以為那就是一座公園、一個觀光景點罷了。但當一走入公園時,無來由的一陣清新感湧上心頭,慢慢的往下走,愈發覺得它是不一樣的。首先左手邊出現了一排以土黃色的土塊堆砌成洞穴式的構造,造型雖特殊但融合於公園景致中,並不覺得突兀。再往前走,路旁大圓柱形的植栽,令人印象更是深刻。


記得前一天晚上在飛機上驚鴻一瞥巴塞隆納的夜景時,心裡嘀咕著:何時能俯視巴塞隆納市區呢?奎爾公園地勢稍高,在這長長的大道的某一個地方,雖無法欣賞巴塞隆納的全景,仍可鳥瞰巴塞隆納可愛的一角。如果各位有機會一遊奎爾公園的話,不妨在此遠眺這個美麗的城市。




再往下一望,一個大廣場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廣場中間空無一物,但特殊的是環繞廣場周圍的座椅,它並不是單調的長板凳組合而成,而是活潑的波浪造型,椅子上並鑲嵌有彩色的磁磚,最重要的是以人體工學原理而建造的座椅,坐在上面曬太陽、欣賞風景、打屁聊天,都是一件舒服至極的事。


沿著廣場旁的階梯往下走,不時可看到磨菇狀或薑餅屋造型的房子,甚至還有糖果屋,忽然覺得自己好像是童話世界裡的人物,生活中繁瑣俗事均已消失得不見蹤跡。


最讓人驚奇的是三座拱形走廊,設計靈感來自於維蒙瑟瑞聖石山,內部並無任何支撐,空間看似歪斜卻是平衡,是以石塊自然堆砌而成。


而最壯觀的是以84根大圓柱支撐的大平台式的希臘劇場,在此回音效果很棒,所以常吸引街頭藝人在此表演;天花板上有四個美麗的綵繪瓷盤,則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季。


劇場前的階梯上,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馬賽克彩色怪龍噴泉及七彩蜥蝪,此處總是塞滿了人,為什麼呢?這麼特殊、可愛的東東,怎可不照張相回家作紀念呢!所以總是站滿了「到此一遊」的拍照者。但是,並不是事事都圓滿,還是有遺憾的地方,怪龍噴泉正值維修期,周圍以圍籬圍起來,不僅看不到怪龍噴泉妖嬌美麗的模樣,甚至連全貌都看不太出來。




此時猛然抬頭往上望,驚覺一個秘密,原來劇場的屋頂平台,竟是前面所言的有波浪型彩色座椅的廣場。高第對空間及地勢高低起伏的利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方,實讓ㄚ今驚嘆不已。


原本以為奎爾公園充斥的應都是慕名而來觀光客,但是事實卻不然,在劇場下方的廣場上巧遇一些小學生在此寫生。他們畫的是什麼呢?是人來人往、不同膚色及民族的遊客,是呈現在眼前螺旋狀、非嚴肅十字架、糖果屋式的可愛迷人的屋子,其實最可愛的應是這群小學生們吧!


在奎爾公園逗留的時間已近尾聲,匆忙的走進了一間糖果屋,是販賣紀念品的小店舖。哇!處處有高第的影子,都好精緻、好美麗哦,但是都不太便宜,不過還是挑了二本筆記本,一本好像是3.54.5歐元,這是這次旅遊花的第一筆錢哦!




距離集合的時間,已所剩無幾了,得趕緊往回走了。但是,心愈急,步伐愈加快速,可是此時腦袋竟有點錯亂,迷失了方向,不過,路是長在嘴巴上的,雖然不懂西班牙語,簡單的英語是沒問題的,正巧路旁有位彈著吉他、販賣CD的帥哥,比手畫腳再加簡單的英語,竟然就到達目的地了。


但是,同團的一位阿嬤,竟讓大家在車上等了約半個鐘頭,原來她也迷路了,只是她忘了「路是長在嘴巴」這件事。本來同團的幾位男人,想要發揮英雄救美人的本能,分頭到公園內部尋找,但是領隊拒絶了,萬一阿嬤回來了,而這些人又迷路了,豈不糗大了,最後還是由西班牙導遊找回了迷路的阿嬤。哦!原來她是獨自來旅遊的,才第二天的行程,大家都不太熟稔,所以她就自己一個人逛囉,逛啊逛的,方向感就不見了。不過她真是一位很美麗、看起來又年輕、且很活潑的阿嬤,有了這次的教訓之後,大家一定會特別的照顧她,不會讓她落單了。



精彩照片連結:2008西葡摩-巴塞隆納-奎爾公園



2008西葡摩17日遊(04)巴塞隆納─天堂與地獄的聖家族教堂~~



  前一天坐了二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上床睡覺時已凌晨一點多了,因此早上七點的morning call一響時,著實嚇了一跳,賴了一會兒床,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起床。


   打開了電視,拿著遙控器,尋找著說英文的頻道,因為西班牙文聽不懂,而英文至少還懂得六、七成,轉到了「SKY NEWS」的新聞頻道,是英國的新聞頻道,正在播報世界新聞。有意無意的看著它,聽著它,隱隱約約電視裡傳來了很熟悉的語言,不是我們說的國語,而是有兒話韻的北京話,是中國的新聞吔,更是插播新聞,應該是很大的新聞吧!再仔細一瞧,原來是大地震,那麼是哪裡發生高達7.9級的大地震呢?看著英文字母去拼地名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配合著螢幕上的地圖,再把那英文地名念出聲,哦!原來是在四川成都附近。哇!將近8級吔,死傷恐無數囉!當幾年前,中國建了長江三峽的大水霸後,總覺得如此的破壞大自然,總有一天大地會反撲的,也許這就是大地所作最嚴重的抗議吧!

這次旅遊的第一個參觀景點是巴塞隆納的聖家族教堂。早上九點多,太陽公公已露出了很大的笑容,來到了目的地,遊覽車繞了教堂一圈才放我們下車,拿出了相機,正準備卡嚓一聲拍照時,領隊吆喝大家,不要急著拍照,他要帶我們到教堂對街一個小公園裡的某一特定地點,說是那裡才是拍教堂最佳的地點。




抬頭看了一下,拿著照相機對著教堂取景,唉!總覺得找不到一個最漂亮的景,為什麼呢?教堂如玉米的尖塔上,處處有鐵架,總是無法把那些礙眼的鐵架從影像中剔除,不過還是卡嚓卡嚓的拍了幾張相片。


也許你會問如此有名的一間教堂外觀怎會有鐵架呢?難道是在整修嗎?其實不僅外面架滿了鐵架,教堂裡面有許多地方還在敲敲打打,所以囉,不是在整修,而是還沒蓋好啦。這間從1882年開始建造的偉大建築物至今仍未完成,預計還要再蓋個二、三十年。




聖家族教堂的前門,稱之為天堂,而後門則謂之地獄,原本也不懂為什麼有天堂與地獄之分,直到走到後門,仔細看了那裡的雕塑才恍然大悟。其實這棟建築物,光是外觀上的雕刻,就夠讓人眼花撩亂,甚至嘆為觀止。前門的雕塑風格,花俏美麗,讓看的人感受到一片歡愉、平安、快樂的氣氛;而後門的雕塑,線條簡單流暢,訴說的是民間疾苦,看了之後,直想:生活真的有那麼苦嗎?難怪會有天堂與地獄的區別。








  聖家族教堂是建築師安東尼.高第的獨具匠心之作。說它是哥德式建築,其實不然,應該是歌德式改良式的結構,算是現代主義的建築物吧!傳統的歌德式建築有尖塔、薄壁、彩繪玻璃、飛扶拱,在聖家族教堂裡好像都具備,但是歌德式建築是利用扶壁及飛扶拱支撐建築物的重量,而高第用的是樹枝狀柱分散了教堂的重量。而那玉米狀的尖塔亦不能歸類歌德式的,當我們參觀到地下室的一個覽索帶動拱模型時,即明白了那尖塔是由覽索帶動拱造出來的拱形尖塔。所以囉,也許可稱之為改良式的歌德式建築,是一更現代摩登的建築物。




  一進入教堂時,極為詫異的是裡面竟然還在大興土木,工程單位利用圍幕把中間圍了起來,只剩周圍一個小小的通道可以走動,所以裡面擠滿了參觀的人。似乎看不到教堂應有的禮拜堂,只是有挑高的天花板,天花板上有樸素但美麗的雕塑,而壯觀的圓柱當然是有的囉!彩繪玻璃並沒有想像中的絢麗,但卻更顯簡單大方。




  博物館位於教堂的地下室,裡面的展示品有告解室、雕塑品、繪畫等,最主要的是展示了這座教堂的模型、平面位置圖及其建造工法,還有一間工作室,把聖家族教堂介紹得非常透徹,更讓人不禁對高第這位偉大的建築師肅然起敬,其實最期待的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它完成後的模樣。


 精彩照片連結:2008西葡摩-巴塞隆納-聖家族教堂



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海角七號】男孩看見野玫瑰……

  《海角七號》是一個郵件包裹上的地址,是一個已消失的地址,但這消失的地址卻有一個讓人動容、心傷的故事。但這個地址又從哪裡來的呢?當然這個包裹是送不到收件人的手中的,但是果真是如此嗎?會有奇蹟出現呢?
   電影一開始,傳來的是日文的旁白,心裡不禁納悶:不是國片嗎?難道記錯了?不一會兒功夫傳來了熟悉的語言,是的,ㄚ今沒搞錯啦!原來那日文訴說的是一段六十年的故事,一段深埋在兩人心裡的遺憾。

  一位老老的郵差,嘴巴哼著歌,騎著綠色的摩托車馳騁在小路上,路上一個人對著那位郵差喊:「茂伯!」不知是郵差耳重,還是太專心唱歌,亦或是跩,竟然毫無反應,不僅沒點頭打招呼,更是視若無睹、旁若無人的往前飛奔。

  哇!說時遲那時快,砰的一聲,茂伯出了車禍,摩托車倒在稻田裡,生命是沒危險,但是腿斷了,得打上石膏,行動超不方便的,那麼「信」誰來送呢?在繼父的安排下,阿嘉(范逸臣飾)接下了這個工作,因此,那個送不出去的包裹在默默之中改變了阿嘉的生命。

  現在時下的年輕人,常常為了一些挫折就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他似的,成天憂容滿面,全身更長滿了刺,脾氣更是一觸即發,而阿嘉就是這樣。他是從台北回鄉失意的樂團主唱,心不甘情不願的接下了郵差的工作,房間裡的紙箱堆得滿滿的是未送的信件,而茂伯千交待萬待要退回的包裹,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了拆開了它,裡面裝的是一張泛黃的照片及一疊信。

  唉!這是怎麼樣的年輕人啊,怎麼如此的不負責任,萬一有非常重要或有時效性質的信,例如:訃文或喜帖,延誤了該如何是好呢?反正除了他自己之外,別人的事一點都不重要,管他延誤不延誤的,真是一個超級自私又自我的人。還好的是,現在電話或網路那麼發達,利用信件連絡事情的人並不多,否則,阿嘉可能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哦!你看,當他的事蹟敗露後,竟然得花那麼多的人幫他善後,也許他能知錯能改,更也許他以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並沒什麼了不起。你以為他會怎麼想呢?

  各位,一定對那包裹裡的信很感興趣吧!那是來自於日本寄給友子的包裹,前面所說的旁白既然是日語,寫的當然是日文,那麼好奇的阿嘉看得懂信的內容嗎?所以現在得談談一個也叫做友子(田中千繪飾)的女孩囉!

  恆春一間飯店的老闆(張魁飾),欲在海邊辦一場演唱會,邀請日本療傷歌手中孝介來演唱。但演唱會得有熱場的樂團,本來是找了台北的樂團,但是阿嘉的繼父卻極力反對,只因繼父是當地的民代,可以施壓囉!他的理由是既然是在恆春辦的演唱會,當然得找當地的人上台表演,當地也有一些很有才華的人。其實他的用意是要讓阿嘉重拾信心,上台唱歌囉,真是用心良苦啊!而友子就是從日本來、懂中文而負責打理演唱會的人,得時時緊盯著當地人臨時組成的樂團,,準備好節目,確保演出水準,以免突槌的情形出現。

  《海角七號》最有趣的地方就是這些「當地人」組成樂團的過程,年紀最小的是十二、三歲吊兒郎當的教堂的琴司大大,而年紀最大的是號稱國寶的茂伯,另外就是修車行黑手水蛙,小米酒業務員馬拉桑,交通警察勞馬父子,最重要的人物當然是主唱兼作曲者阿嘉。

  片中有一個橋段竟讓ㄚ今笑到掉出了眼淚。交通警察勞馬爸爸在執勤時,不小心受傷了,受傷的部位在兩個眼睛間鼻樑的部份。

有人問醫生:「什麼樣式不好貼,怎麼貼了個大X!」

醫生回答:「貼橫的,就把眼睛貼住了;貼直的,就蓋住了二個大鼻孔。」

哈!各位想像一下那個畫面,很好笑吧!而這只是片中許多有趣橋段中的一個而已。而片中的有趣、好笑,並不是無厘頭的搞笑,卻是很貼近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只是平常我們的生活可能都太嚴肅了,都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了,如果生活多點幽默感,凡事輕鬆以對,也許原本不順遂的事,就會船到橋頭自然直了。

現在得回過頭來談談友子與那個包裹的關係。這個年輕的友子並不是包裹的收件人,只是剛好同名而已。一天,友子喝醉了酒跑到了阿嘉住處,在門口大鬧一番後,醉倒在門前,阿嘉把她抱進了房間,待她醒後,泡了茶給她喝,談了心,再來一陣翻雲覆雨後,雙雙睡著。隔天一早,友子醒了,看到了那個包裹露出來的信件,仍然是一陣的好奇心,懂日文的她,一封一封的研讀,情緒也跟著上下起伏,臨走前,落下了一句話:「這些信很重要,一定要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這些信並不是寫信的人寄的,而是他的孩子在整理遺物時發現的,而這些信的年齡也有六十歲了,這是沈睡了六十年的感情與懷念,也許偶爾清醒了,但也只能默默的讓那份遙遠的愛戀再繼續沈澱在內心深處。而如果信中的友子,真的看到了這些信,會有何感覺呢?都六十年了,是否心仍澎湃?是否早已平靜、安詳?

  當演唱會開始,當「男孩看見野玫瑰,荒地上的玫瑰………」歌聲響起時,片中有淚,是笑中帶淚,而觀眾也是在又喜又樂又動容的情緒中進入了美妙的音樂中,此時電影已進入尾聲。而至於那個來自於日本的包裹上的「海角七號」,就留給大家去找囉!

  當你魂縈夢牽之際,是否曾經驚覺自己的錯過竟是如此的不知不覺,甚至麻木不仁。但是到底錯過了什麼呢?一分無緣的愛嗎?一個從指縫間溜走的機會?或是一頓美食?但是不管錯過的原因是多麼令人不捨,錯過就是錯過了,頭往回看,手向後伸,都是無法挽回的。唯有活在當下,珍惜現在,掌握時機,才能為未來的生命創造出燦爛的一頁。

  最後,偷偷告訴各位,中孝介真的有在片中軋一角哦,而且也真的在片中唱起了動聽的歌曲,他的歌聲實在很好聽,的確具有療傷的效果。

  

(**圖片引用自開眼電影網劇照)

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

【內衣小舖】有夢最美囉!

  當走過百貨公司的內衣專櫃區,看到琳瑯滿目、令人眼花撩亂各式各樣的內衣時,總是想著只是那麼小小的一塊布為什麼如此的昂貴呢?殊不知那小小的內衣背後竟然藏著那麼多的故事以及孕育著千千百百人心血的結晶。

  《內衣小舖》誠如片名說的是內衣小店的故事,但是這個看似平凡的片名,卻是充滿了無限的遐思與幻想。就讓一位80歲的老阿嬤帶領我們進入可愛的內衣世界。

  80歲的瑪莎,9個月前才喪夫,年歲已高的她仍固守著一間小雜貨店,但失去了老伴之後,總是無心經營小店的生意,缺貨的缺貨,食物過期的過期,難道她就得這樣悒鬱而終嗎?

  有一天,堪稱是這小村莊重要人物的一位男人帶來了一面破舊不堪的旗子,希望她修復這面旗子,而這面旗子、這個男人卻喚起了瑪莎那好久好久以前的夢想。

  瑪莎與三個姊姊淘來到了大都市,欲購買修補旗子的布料,啊!瑪莎撫摸著一匹匹的布料、一塊塊的蕾絲,手上的觸感那麼熟悉,很久很久以前那位懷春的少女瑪莎一點一滴慢慢的浮現在心頭,拿起了,又放下了。哈!因為無意間經過的內衣專櫃,因為姊妹淘莉莉一再的鼓勵,她終於又回去買下了那美麗、柔軟又帶著夢想的蕾絲、布料,也慢慢找回了縫製內衣的手感,更一步步的向純手工「內衣小舖」前進。

  在繁華的都市,不管是百貨公司裡,或路上的店面,販賣女性內衣的專櫃一不注意就會出現在眼前,雖然這是女性最貼身的衣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並不以為意。但是在瑪莎居住的小村莊卻是保守得不可思議,只是擺個「內衣小舖」的牌子,只是模特兒身上穿著漂亮的蕾絲內衣褲,只是在店內排放了幾件以手工刺繡的胸罩,竟引起了喧然大波。

  當牧師的兒子竟在教堂裡公然反對瑪莎的內衣小舖,村莊裡的男人們也大喇喇的以曖昧的眼光、言語羞辱瑪莎,甚至村莊的一位大人物竟把他所養的雞及糞便堆在瑪莎的內衣小舖裡,而村裡的女人們到底會有何反應呢?唉!生活在保守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小地方,縱使再喜歡這些優雅美麗的內衣,也只能暗暗喜愛在心裡,表面上仍只是一副嫌惡的表情。

  瑪莎及姊妹淘們受夠了那些自以為是的大男人主義,在村莊裡縱使有再多的障礙,仍執意繼續經營小舖的生意,但既然無法得到村民的認同,便動起了電腦的主意,開始了「網拍」生意。網際網路真是無遠弗界,一張訂單,二張訂單,三張訂單……,逐漸的在網路世界裡打開了知名度,新聞界更爭相的報導。

  本片最有趣的是,在許許多多的事件中,總是會以幽默的手段告訴大家:「年紀大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年輕人能做的,我也能啊,歲數根本不是問題。」走入網路世界就是一個例子,而其中一個姊妹淘更在學習電腦的過程中,敞開了心房,再一次墜入了情愛戀的世界裡。

  現在想談談瑪莎的一個姊妹淘莉莉,就是打從一開始就百分百支持瑪莎圓夢的人,表面上看似最豪爽的人,但是她卻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可是有一天,這個秘密被搓破了,竟然走不出這個胡同,灑手人寰,因為看著瑪莎一步步的圓了夢,而自己的夢呢?自己編織的那個美麗的、自以為是真的夢呢?都破了,都碎了,生命已無任何意義了。唉!這是本片唯一令人歎息的地方,她的抉擇並不  可取,只能告訴大家,一個夢碎了,還可以追另一個夢啊,還可以與關心的朋友、家人再一起編織另一個夢啊,無須跟著夢碎而心碎。

  有人說:「養兒防老!」但在現今社會,真能養兒防老嗎?《內衣小舖》裡,瑪莎的另一姊妹淘,她的丈夫生病、行動不便,常常要麻煩兒子載他至醫院復健。兒子對於照顧老爸已顯得不耐煩,逕自要老爸去住安養院,真是「久病無孝子」啊!而這個姊妹淘告訴自己:凡事要自立自強,何必看兒子的臉色!她去學了開車,自己負起了載送丈夫去復健的責任。

  哈!這個大男人、保守的社會,會不會因為瑪莎的勇氣、活力與創新,而有所改變呢?結局真是暴笑、可愛,更痛快人心。不過,不多談了,還是留給各位進電影院去哈哈大笑囉!

  有許多人很害怕談自己的年齡,更有些人無條件進入法的說著自己的年紀,無論如何,都只是害怕歲月的逝去而已。瑪莎年輕時,因為家庭,因為傳統,放棄了作夢,但是最後還是活出了生命的夢。今天的你,是203040………還是7080…呢?其實年紀一點都不重要,任何年紀都有作夢的權利,也都有圓夢的本錢,更有追夢的能力。

  生命裡,有愛相隨,有夢最美了。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織夢、追夢、圓夢,讓我們的生命因有夢而更圓滿。

 

關於本片:

《內衣小舖》於瑞士放映時創造了60萬觀影人次,是瑞士近25年來最成功的電影,並榮獲2007瑞士奧斯卡(Prix WALO)最佳影片及最佳女主角獎。由貝蒂娜.歐比琳(Bettina Oberli)編劇,曾獲得德國影視獎、蘇黎士電影獎等獎項。女主角史蒂芬妮.葛拉瑟(Stephania Glaser)是瑞士家戶喻曉的電視劇演員,這是她首度獨挑大樑演出的電影,妙趣橫生的演出,讓她成為觀眾票選最傑出的瑞士人之一。

(**圖片引用自開眼電影網劇照)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當櫻花盛開】富士山下的獨白!

   一張雙人床上,左邊平放著一件樣式簡單的日本和服,右邊躺著一位老男人,而他的右手似乎握著和服左袖下看不見的手。

  當初看到《當櫻花盛開》如上述畫的預告片時,心裡是感動的,感動的是到底是何等深的愛能讓人如此依戀。因此,暗自決定無論如何一定要與《當櫻花盛開》來一段不朽的愛戀之旅。

  那天杜莉(娜蘿蕾艾爾斯納飾)來到了醫院,醫生解說著X光片的病兆:唉!一生盡心於養家活口的丈夫竟罹患了絶症。杜莉隱瞞了丈夫魯迪(艾瑪魏波飾)的病情,所有的難過與情緒只能默默的往肚子裡吞,還得強顏歡笑、若無其事的與老公討論著夢想,並說服他離開那幾乎沒休過假的職場,一起去旅行,一起去做想做的事。

  第一站他們來到了柏林,在車站外面廣場站了約二十分鐘,一位男子急忙從那頭跑了過來,他是兒子囉,是忙裡偷閒出來接父母的兒子。看到的不是興奮異常的兒子,而是草草擁抱、輕輕吻頰的兒子而已,再加上匆匆趕至兒子住處的女兒,表面上是喜悅歡迎,但私底下竟板著臉問哥哥:「他們來幹嘛?我可是很忙吔!」此時,杜莉與魯迪心裡自然有數了,兩老畢竟是惹人厭的。

  看到杜莉與魯迪的子女們對待父母的態度,心裡不禁歎了一口氣,到底是親情重要,還是事業重要呢?難道找不到兩全其美的方法嗎?難道他們不懂「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道理嗎?甚至連一個外人──女兒親密的愛人都比不上。

  劇中有一個橋段,令人莞爾,也讓大部分的年輕人覺得不可思議。杜莉與魯迪逛完了柏林並與女兒喝完了下午茶,不忍女兒大老遠開車送他們回兒子家,執意搭捷運回去。搭捷運第一件事就是買票,在自動販賣機裡投幣購票,對一般人而言這是一件再容易不過的事,但對他們初次搭捷運而言卻困難得不得了,看似簡單的步驟,事實上從投幣至按鈕操作,一步都錯不得,而且機器偶爾還會秀逗,對於不熟悉機器的老人而言,實在是一件高挑戰的事吔!

  就拿ㄚ今的爸媽來說,手機的操作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容易的。現在年輕人對於手機簡訊的收發,就如吃飯一樣,閉著眼睛都能做,但是光是接收及刪除簡訊,ㄚ今至少教了他們一、二十次以上,還是每教必忘,打字、發簡訊就更不用談了。可想而知,如果放任爸媽自己去搭台北的捷運,他們可能也會如杜莉和魯迪一樣,在自動販售機前呆掉,可能得麻煩旁邊的人幫忙了。

  其實,較令人納悶的是杜莉與魯迪並不熟悉柏林,女兒怎放心他們自行搭捷運?難道不擔心他們迷路嗎?

  兒子、女兒都看到了,而且都無暇理會、陪伴杜莉及魯迪,因此他們決定下一個目的地就是去看看海,去看看「波羅的海」。

  「你會冷嗎?」

  杜莉脫下毛線外套的一個袖子,指著這個袖子說:「鑽進來吧!」

  啊!多麼感人的畫面,是兩個人同穿一件藍色的毛線衣,望著藍藍的大海。天藍藍,海藍藍,兩人也肩並著肩、擁抱著、躲在一件藍藍的衣服裡,只能說此時天為他們而清澈、海為他們而湛藍,天地見證了他們無言的愛。

  隔天一覺醒來,真是晴天霹靂,杜莉沒了呼吸,安詳的躺在床上,往生的不是得絶症的魯迪而是杜莉。

  本片的片名是《當櫻花盛開》,看到「櫻花」,想到了什麼呢?是日本吧!因為櫻花是日本的國花。魯迪想到了杜莉的和服,想到了杜莉最想去的地方是東京,看到了杜莉跳日本舞踏的照片,想到了杜莉為了他、為了家庭放棄的夢想,因此毅然決然收拾了行囊,踏上了日本之行,尋找愛妻的夢、重新認識杜莉的內心世界,並帶著妻子一起追夢去了。

  每年到了三、四月時,來自於日本的新聞就開始預測櫻花盛開的日子,而櫻花的綻放可是日本人最盛大的日子,屆時全國各地歡聲雷動,大家呼朋引伴攜帶各式食物,到佈滿櫻花的天空下野餐。在日本打拚的小兒子當然不會錯過如此大好的日子,帶著老爸參與了一年一度的櫻花派對。

  魯迪帶著杜莉在東京在街頭尋尋覓覓了好幾天,看遍了一間又一間的夜店,更體驗了東京夜生活的繁華,終於在開滿櫻花的樹下看到了一個身著白底紅花和服且臉上塗著白粉的一位瘦削的女舞者,是一位街頭藝人,她無視周遭吵雜的人群,逕自舞動著手、扭轉著身軀、擺動著頭與一條連著長長電話線的話筒起舞。

  「你是舞踏者嗎?」

  她點頭,仍繼續著手、腳、身體及頭的動作。

  「每個人都可成為舞踏者,因為每個人都有影子。」

  魯迪以他特有的方式帶著杜莉,隨著女舞者伸著手、歪著頭、曲著雙腿,跳著「日本舞踏」,與杜莉一起墜入花海的夢中。

  草草寫了字條,有女舞者陪伴著的魯迪,又帶著愛妻,踏上了親近富士山之路。富士山與櫻花一樣都是日本的象徵,它是一座詭譎多變卻又夢幻迷人的山。等待多日的魯迪,在富士山的見證下與妻子合而為一,真真實實的成為舞踏者,此生當如此,已無任何遺憾了。

  能成為一對戀人,我感恩;而能成為夫妻,則是修了幾輩子得來的福份。當「愛」由熱烈轉趨平淡時,是不是已忘了當初那滿溢著的愛戀呢?取而代之的,竟然只是習慣著另一半的陪伴而已;是不是也忘卻了年輕時那滿腔熱火的夢想呢?取而代之的竟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中的瑣事。當驚覺歲月流逝、年輕不再時,閃入腦中的竟是「死亡」二個字,也許此時並不後悔當初為了這分已溢出心裡的愛而放棄了夢想,但是當閉上眼睛的那一剎那不會有一絲絲的遺憾嗎?

  生命的無常,無可逆料,不變的是唯有「愛」,對愛人的愛戀,對親人無悔的愛。但是當「愛」裡自私蟲盤踞心頭、擾亂心緒時,得把那自私蟲宰殺掉配酒吞下腹,否則當一切都來不及時,欲哭無淚啊!

  生命因愛、因有夢而豐富精彩。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帶著滿滿的愛,追尋著美麗的夢想。

 

(**圖片引用自開眼電影網劇照)

 

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檸檬樹】小蝦米大戰大鯨魚!

  每次看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又起了戰火時,只能再次歎息: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民又沒有安寧的日子可過了。什麼是「戰爭」呢?只是為了保衛國家、維護國家的尊嚴而發起的不得不的戰火嗎?還是只是政治人物為了擴張權力、展現自我實力所做出的自大的行為呢?其實,不管是什麼理由,最終受苦受難的都是無權無勢的平民老百姓而已。

  「Lemon Tree……Lemon Tree……」電影裡傳來了一首熟悉的歌,乾淨、感人卻又帶點無奈的歌聲唱出了《檸檬樹》的心情,是的,《檸檬樹》這部電影是「酸」的故事,但檸檬香卻又讓人回味無窮。

  一陣吵雜聲引起了正在檸檬果園薩瑪工作薩瑪注意,抬頭看了果園旁的豪宅,「哇!好大的手筆,搬個家竟如此的大費周章!」起初的薩瑪是好奇的,但鄰居架起了高高的鐵絲網,再築起了瞭望台,又看到了數也數不清的守衛,憂心害怕的情緒漸漸的占據了她的心思,原本已有點憂鬱的臉龐,這會兒眉頭卻更加的深鎖。

  這鄰居是何等人物呢?他的住家為什麼得有如此高規格的保衛措施呢?當然是一位大人物囉,是以色列國防部長!有人以為住家附近如果有高官顯耀當鄰居,通常是歡迎的,有時更會拿這大人物鄰居當作炫耀的對象。為什麼呢?一則住家附近治安會多一層的保障,因為治安人員特多囉;再則,則是房價可能會因此大人物的進住而大漲。因此,大家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薩瑪卻不然,她既不歡迎更不以此為榮。這裡是位於以色列邊境,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占領區,薩瑪是巴勒斯坦人,說的是阿拉伯語,信奉的是伊斯蘭教;而國防部長是猶太人,說的是希伯來語,當然不是穆斯林囉!這二個文化完全不同的人,原本就存在著敵對的情緒,高高在上自大的高官如何能放下身段敦親睦鄰呢?哈!這本是一片寧靜的檸檬樹園,終於引發了這二家的戰火。

  那天薩瑪接到了一封信,以色列當局通知她基於安全的理由即將剷平檸檬樹,情報局認為茂密的檸檬樹園是恐怖份子躲藏最佳的屏障,對國防部長一家的安全恐造成嚴重威脅。雖然這些檸檬樹要被砍掉,但也會給予適當的金錢補償囉!

  一個國家這麼重要的官員為什麼會選擇住在爭議性如此大的地方,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不僅維安可能有漏洞,更是擾民啊!難道這就是親民嗎?亦或是展示權威的最佳地點?

  一般的老百姓收到來自於政府且措詞如此強硬的通知函,會有何反應呢?也許就逆來順受,收下了補償金,望著到處充滿回憶、感情的檸檬樹,一棵一棵倒下,或許還會流下了無奈的淚水。但是,生活在如此強勢政府下的薩瑪卻不是軟弱的料,她開始了一連串自力救濟的行動。

  說到自力救濟,想到了什麼呢?舉布條抗爭?靜坐?打死不退與警察暴發肢體衝突?哈!這些我們所熟悉的行動,在薩瑪身上都看不到。一來因為她形單影孤,除了一位老工人外,所有認識的人幾乎都勸她打消念頭,如何有力量做如此強烈的抗爭行為呢!因此,她走的是法律上的救濟程序。

  這又是一個小蝦米對付大鯨魚的舉動,一個巴勒斯坦小老百姓如何對抗以色列國防部長,法院可是以色列開的吔,國防部長的人身安全當然不是區區的檸檬樹所能比得上的。那麼該如何是好呢?

  談到上法院,就不得不談到律師。各位一定想到了,律師與薩瑪必定擦出了愛的火花。律師的年紀足可以當薩瑪的兒子,他們兩人如何來電的呢?守寡十年,膝下的子女也都不在身邊,再加上傳統禮俗的規範,這幾年只能守著這片父親留下的檸檬樹園,心靈可是既空虛又寂寞,雖然不曾有過戀愛的夢想,但是當一個男人不時的告訴她「你長得真美麗」時,她怎會不春心蕩漾呢?看她那若有所思又微笑的表情,以及一些女為悅己者容的舉動,就像初戀的少女一般。但是可想而知,這段患難中培養出來的愛情,並不那麼順遂,嘗遍了戀愛酸甜苦辣的滋味後,還是得向輿論、社會觀感投降。

  唉!這段沒開花也沒結果的愛,是對是錯呢?也許該怪那位年輕律師不該撩撥薩瑪需要被愛、被瞭解的心弦,應該只談公事,應該僅守分際,他應該知道在那保守的社會,如此的火花是不被允許的,除非他已作好了準備,除非薩瑪已有被親朋好友唾棄的打算,否則只得把這分的「吸引」收藏在心中。但是再退一步想一想,戀愛是只為以後的結合嗎?有愛,大聲的說出來又有何不可,也許那是一段沒有結果的愛,但是愛過了,就值得了,畢竟彼此之間有過甜蜜快樂的回憶,這分的愛,可是得修行好幾輩子才可得到的,雖然沒能修成正果,就祝福所愛的人,並將這分愛收藏在記憶的寶盒裡。

  《檸檬樹》裡還有位可憐的女人,就是國防部長的妻子。一個頂著國防部長夫人光環的女人,ㄚ今怎會為她一掬同情之心呢?生活不餘匱乏,物質享受豐富精彩,更有許多人使喚並保護她,但是她真像是個被供養在豪宅裡的洋娃娃。行動沒有自由,不能隨便說話,甚至連交自由朋友的權利都蕩然無存,一切得唯丈夫是膽,只能算是個小小女人罷了。後來更因她的擅自探視薩瑪,丈夫竟下令把她關在豪宅裡,甚至將所有窗戶都遮蔽起來,陽光透不進來,更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簡直是變相的軟禁。真是「豪門深似海」啊!

  哈!得回過頭來談談這件保衛檸檬樹的官司了,只利用司法體系的自力救濟似乎行不通,那些自大的法官及高官根本無法理解薩瑪對檸檬樹的感情,用盡了威脅洞嚇言語,薩瑪仍不為所動。但是大鯨魚只會一口吞掉小蝦米,小蝦米難道只能坐以待斃嗎?非常人物,得用非常手段來對付,而大鯨魚得找一隻更大的鯨魚來反撲,薩瑪找到了非常手段及大大的鯨魚,但是最高法院屈服了嗎?看到最後的判決,ㄚ今直想哈哈大笑,但也覺得真可悲,實在是不可思議,只能說有權勢的人仍高高在上,小老百姓只能無語問蒼天了。

  最後以導演艾朗瑞克里斯的一段與大家共勉,並為生活在戰火下的人民祈福:

  「中東情勢經常在變,人們會用希望、樂觀、悲觀、突破、嶄新、未來、過去這些字眼描述這裡經常發生的狀況。樹呢,則是靜靜站在一旁,看著人們汲汲營營。

我以幽默、荒謬、悲劇、喜劇多重元素混合,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間創造不可能的混亂情境,用五顏六色包裝一個有點黑暗的故事。」

 

(**圖片引用自開眼電影網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