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新聞記者 The Journalist】真相大白來臨時

新聞記者01.jpg

  小蝦米到底能不能對抗大鯨魚呢?是人民「大」?還是政治人物控制的國家機器「大」呢?在政治亂象及假新聞充斥的時代,我們相信的難道就是「真相」嗎?

  《新聞記者》改編自東京新聞記者望月衣塑子同名暢銷小說,並非單純的虛構故事,挑戰日本現有議題,大膽融入多起近年在日本引發熱議的政治事件,將各起隱晦、禁忌的醜聞搬上大銀幕。望月衣塑子也以社會部記者之姿,與「前文部科學省事務次官」前川喜平、「原紐約時報東京分局長」馬丁法克勒、「新聞勞聯委員長」南彰,在片中的談論節目裡針對人民的媒體識讀、新聞界與政界的權力問題等面向,進行激辯,引領觀眾進入更深層的議題討論。

  電影始於一個強暴案,受害女主角出面控訴,只因加害者是位高高在上的官員,警調單位對加害者卻無任何作為,當所有人義憤填膺時,卻流傳出這位女主角與在野黨關係密切的訊息,似乎暗示這是特別設計的陰謀。普羅大眾相信了嗎?記者諸公們又會如何處理如此的新聞呢?「這種事,竟然會由報社報導,不覺得奇怪嗎?應該是由內閣情報室放出來的消息吧?!」吉岡(沈恩敬飾)正為這則訊息憤恨難平之際,收到了一份有著綿羊圖樣、蓋著「機密」字樣政府內部資料的暱名傳真。

  那麼吉岡是誰呢?她是服務於東都報社日韓混血的女記者,從小生長在美國的她,直至母親逝世才隨父親搬回日本生活,對於同是記者父親的自殺,抱持著質疑的態度,堅信父親是因為追查案件而「被自殺」的。因此當她收到那份傳真時,憑著記者靈敏的嗅覺,嗅出了「大事件」的氛圍。

  電影來到了另一個場景,大家都坐在電腦前,執行著上級長官下達的在網路或媒體散布某些「訊息」的命令,而這些訊息是真、是假,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當衫原(松坂桃李飾)面露疑惑、大膽質疑長官時,長官竟訓斥他:「所謂『真相』, 是由公眾決定,公眾相信就是『真相』。」聽到這句話,實在讓人好沮喪,根本無法反駁。

   衫原是從外務省剛調至內閣情報室的官員,對於用國家機器製造「新聞」這件事,不能嗤之以鼻,但內心總是不安,只能以長官所說的「這是為了國家」來麻痺自己。但他又是如何與那位憤世嫉俗的女記者接上線的呢?

  說到這裡,還相信我們每天看到的新聞嗎?還相信網路上到處流竄的資訊嗎?雖然「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但那「痕跡」的製造者,是惡意?是善意?有時還真讓人摸不著頭緒,不能自求多福,只盼自己多長點智慧。那麼吉岡與衫原又如何找真相?如何捍衛人民的利益與言論自由的?

  讓衫原下定決心違逆長官的導火線,是他所尊重的神崎前輩的自殺,雖然在與前輩最後的餐敍中,隱約中感受到了前輩的無奈,但他不知那是無力、是不能的無奈,巨大的無奈與內咎促使他走向了死亡之路。「你告訴我,神崎先生為什麼一定要死?」從長官的口中當然得不到答案。正因為神崎這個人,吉岡與衫原兩人的命運終於搭上了線。

  當吉岡一層一層剝開那分傳真中暗藏的秘密時,當衫原一步一步走進神崎死亡的秘淵時,當兩人都身處危境時,是否曾萌生退縮的念頭呢? 在挖掘真相的過程,縱使處處碰壁,但信念堅定的他們終於激盪出足以撼動社會的火花,然而他們究竟能否找尋到屬於自己的「真相」呢?

  本片導演藤井道人為了拍攝本片,採訪了許多新聞記者及政府官員,他說:「在採訪他們的過程當中,我深切感受到『無知』這種狀態是多麼可怕,但最恐怖的,是習慣於『無知』狀態的自己。」導演的這句「無知」,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縱使每天從媒體、網路接收那麼多的資訊,對於自己的「無知」竟沒有任何知覺。我們不能期盼所有報導或提供資訊的人,都是有良心之士,只能鍛鍊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不以訛傳訛,希望言論自由是無私的自由。

(本篇文章刋登於人間福報11/16家庭電影院

新聞記者02.jpg

新聞記者03.jp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