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好好拍電影 Keep Rolling】保有了愛心,才有了生生不息的創作力。

好好拍電影01.jpg

  當許鞍華從英國演員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don)手中接下了第七十七屆威尼斯斯影展終身成就金獅獎時,著實為華人電影圈注入了一股強心劑。威尼斯影展總監阿爾貝托.巴貝拉(Alberto Barbera)指出:「許鞍華是香港最早將紀錄片手法帶入虛構電影的導演之一;她以知識分子的敏銳述說個體故事,並與重要的社會議題遙相呼應。許鞍華的眼界遍及難民、邊緣人口、老年人,她以獨特的電影語言和視覺風格捕捉了香港的各個角落,並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觀點。」她在電影上的成就本有目共睹,更不禁想:這位七十三歲、拍戲四十餘載的導演,到底過的是怎樣的生活?而私底下、工作上又是怎樣的人呢?

  許鞍華曾在訪問中調侃自己:「我就是很喜歡拍電影,不拍電影都是坐在家裡,我也沒什麼事做,倒不如拍電影。」她是渾身都是電影魂的人吧!而在此時此刻恰巧有了《電影好好拍》這部講述許鞍華大半輩子的紀錄片,能讓喜愛電影、喜愛許鞍華的人更加深切的走入這個電影世界。

  本片是由獲獎無數的電影藝術指導文念中首度執起導演筒,從《明月幾時有》勘景時,提起攝影機記錄下的搖晃素材開始,貼身拍攝,歷時三年,正如戲名《好好拍電影》,簡單的幾個字,記錄下了七十三歲的許鞍華精彩的人生故事。

  電影分為三個部分:許鞍華的成長、許鞍華和香港電影的成長以及她縱橫多年的作品,包括新浪潮以及她拍電影所經歷的高低潮,其實最看得見的是香港的轉變。電影從人聲鼎沸的紅地毯展開,一位年過七十精力充沛的短髮女人舉步生風邁向閃光燈舞台。接著紅地毯淡出變成泥濘小路,伴著混濁的腳步聲,她大步流星踏入香港新界的電影片場。

  電影並不是硬生生的述說許鞍華的人生與作品,訪問了許多人,最重要當然是她自己,據說光是訪問文稿多達五十幾萬字,更有無以計數的影片,如何剪輯成二小時讓人感受到酸甜苦辣、悲喜交加並感動異常的電影,真是不容易啊!相信有更多漏網之魚是工作人員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題材。

  當然除了人物的訪問及生活畫面外,最重要的部分是她的作品了。作品片段的穿插才真是功夫,例如:說到許鞍華小時候的成長時,看到的是《客途秋恨》,大學時期則是《今夜星光燦爛》,說到摯愛的母親看到的是讓人感動落淚的《桃姐》,當然還有她走入低潮時、關懷社會、弱勢及人性題材,甚至是驚悚片的電影片段,以許鞍華的成長為時間軸呈現出來,所拍攝電影的多樣化,實讓人嘆為觀止,更是佩服她對電影的愛。

  如是一個在片場呼風喚雨的人,是女暴君嗎?是個嚴肅且一板一眼的人嗎?當看到她穿著碎花洋裝逛街、尋找拍片靈感及場景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她也有少女心也偶有糊塗面,沒有一絲絲的違和感,導演曾表示:許鞍華和一般女孩子一樣喜歡打扮,穿吊帶裙、聊到整容也很有想法,她就是那麼可愛的人。雖說曾在片場大發雷霆,事後的蛋塔奶茶安撫道歉,如此的能屈能伸,才真是做大事的人。

  許鞍華曾經六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這一紀錄至今無人能及,也曾三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對一般人來說是高高在上的人,《電影好好拍》告訴了我們她是香港最愛走路的導演,怎會高高在上呢?她愛香港,所以走路;她關懷香港,所以拍香港在地故事;她更愛她週遭的人、事、物,所以她的電影總有滿滿的同理心;「電影是老婆,文學是情婦」,所以更有文學改編作品。

  其實最重要的是,許鞍華成就再大,更大不過她對親人、家鄉的愛,有了愛,才保有了她的心,才保有了她的熱情及生生不息的創作力。

(本篇刋登於人間福報20210116家庭電影院

好好拍電影02.jpg

好好拍電影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