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綠光」?
「綠光」是太陽落入地平線時,最後一瞬間出現一道淡綠光芒。像劍鋒一樣的耀眼,很漂亮的綠色,但稍縱即逝。「綠光」很罕見,看到它就可以讀懂自己和對方的心,誰能有幸看到綠光,誰就能得到幸福。
《綠光》是侯麥「喜劇與諺語」系列中最詩意浪漫的一部,是描寫「期待」的最偉大的影片,獲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及國際影評人大獎作品。女主角瑪莉希維耶是侯麥最喜歡的女演員之一,是由侯麥一手挖掘的璞玉,今年高齡七十九歲的電影公司負責人瑪格麗特接受台灣獨家專訪時表示:「黛芬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人,她顯然有選擇障礙。其實這個角色的特質來自女演員瑪莉希維耶本人。《綠光》可說是一首關於黛芬愛情信仰的詩,靈感來自女演員瑪莉希維耶。」
電影《綠光》始於七月三日星期二,接著日子一天一天的跑,如果說是讀著主角黛芬(瑪莉希維耶飾)的日記,在現在社群網路發達的時代更像是看著黛芬在臉書上用影像記錄著這些日子的心情寫照,我們也許會想留言為她打氣,更也許會說她很煩、白目、不甘寂寞。但是回過頭來再想想自己:當我們在臉書上為小事情發牢騷時,是不是也會如此的惹人怨呢?只是不管是黛芬或自己,在不斷的抱怨、迷惘的背後,生命中真正希冀的又是什麼呢?
電影一開始的那通電話,黛芬那淡淡無情的臉龐與不屑的語氣,看不出她對本已計畫好的旅遊被朋友放鴿子是否生氣,只覺得似乎很失望,但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人生中「變化」是常態,既然A計畫行不通,再找個B計畫不就行了嗎?但她的B計畫卻讓人搖頭─—約前男友一起度假,當然是被拒絶了。
憶舊情並沒有不好,情人分手後還是朋友也是我們樂意見到的,但如果還沈溺在那分不可能的情愛中,不能說是萬劫不復,只是徒讓自己心傷難過而已。
那麼「一個人去度假如何呢?不然跟團去旅行總可以吧?」一段跟與朋友的喝茶聊天情節,竟聊啊談聊的為這事槓了起來。是的,沒有人可以孤獨一輩子,也沒有人可以離群索居,不喜歡冒險的黛芬哭了,為著「你不自覺的在等待白馬王子,你很孤單 並似乎因而沮喪,這是惡性循環,但你太固執,不願改變」的摩羯座運勢而大發雷霆,難道真如黛芬所言「我不固執,生命對我才固執」嗎?不過這段看似不快的聚會倒給了她莫大的領悟:孤單不好,是要靠努力解決的。
接下來黛芬做了什麼「努力」呢?
接受了朋友的邀約,到瑟堡與朋友的親友度假,是個很棒又寧靜的地方,有美麗的風景,有和善的朋友,還有純真可愛的小朋友,是會讓人忘記城市喧囂的地方。「你對我們的提議都『還是不要、我不太想』」,自認和藹可親的黛芬,此時卻是彆扭、格格不入的讓人心疼,悲從中來的她竟又在獨自散步時啜泣了起來。哭什麼呢?情變已是二年前的事了,還在情傷嗎?還是為自己的孤單而難過呢?亦或純粹只是宣洩情緒罷了?想來,她也待不久了。
就這麼來來去去,離開了瑟堡,回到了巴黎,又來到了阿爾卑斯山前男友的度假小屋,不到一天又悻悻然回到了巴黎,接下來來到了可以把全身曬黑的海邊度假,她是獨來獨往嗎?
跟著她的行程,看著她漫步在街頭的身影,讀著她觀看世人的眼神,再揣摩著她撿拾起路上的撲克牌黑桃心與紅桃心的心情,再聽著她的叨叨絮絮,似乎看到了自己,原來自己也曾如此孤獨,也曾如此憤世嫉俗,也曾如此對未來懷抱希望,但我們有勇氣如她一樣的一直「努力冒險」下去嗎?
那天黛芬聽到路人談論凡爾納所寫的「綠光」這本書,路人甲說他看過三次,路人乙更說他有過五次經驗,說著「綠光」似乎在追尋某個東西:當看見綠光時,就能洞悉自己與他人的情感。耳朵豎得緊緊的黛芬把這段話深深的烙印在心中,確信一直撞見綠色的她,哪怕是綠廣告紙,哪怕是綠衣服,哪怕是綠燈桿,今年綠色是屬於她的,綠色就代表希望,今年一定好運到。
電影看到這裡,原來的不耐感、厭惡感已付之闕如了,她真的「努力」了,縱使還會不來由的哭泣,但她知曉了她的所欲所求,假期不再無聊,心靈不再孤單,綠光乍現那一刻,希望與幸福也跟著喜極而泣的淚水降臨在生命中。
(本篇文章刋登於人間福報7/18家庭電影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