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當妳離開的時候When We Leave】沒有了最愛的親人,名聲有何意義呢?!


  因為有愛,才有恨?因為有愛,才能包容?因為有愛,才肯原諒?

  為什麼用了三個「?」呢?唉!

看過了《當妳離開的時候》的ㄚ今,用「唉!」來回答這個答案,是歎息,也是心痛啊!

電影一開場,小孩喊了一聲「媽」,一男一女一小孩並肩在街上走著,看起應該像是熟識的人,但走著走著,女人回過頭來,男人手拿著一把槍指著這位女人,女人眼中含著淚,悲哀但勇敢的迎向這個男人……接下來的鏡頭是這個男人拔腿一直向前跑,後來上了一輛公車,但在後座的他,竟張大著眼詫異的看著車後的景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那把槍是否發出了砰的一聲呢?

塢梅(西碧柯莉綺飾)從德國遠嫁到土耳其伊斯坦堡,那天她躺在醫院婦科的診療椅上,護士注射了一針後,她眼中含淚的閉上了眼睛。聰明的你應該猜到她正在做何種醫療吧!是的,是從她的子宮裡夾出一塊肉、一塊心頭肉。

回家後的塢梅若無其事的做家事、吃飯,但兒子無心的一句話「我們沒去阿姨家……等媽媽等了很久……」,竟引起了餐桌上的大風暴。兒子委屈的從飯桌上下來,跑進了房間,勃然大怒的丈夫追了過去,塢梅同時也起身一邊大喊一邊追了過去,但他一把抓起了兒子,並把塢梅摔到牆上,丈夫與兒子消失在另一間房間,一道門就把塢梅鎖在外面,鎖在這個「家」的外面。

簡簡單單的一頓飯,道盡了塢梅的生活。

當丈夫不顧她才墮胎後的心理或生理的不適而強壓上身體炒飯,而仰躺的塢梅無神的雙眼看著天花板上的吊扇時,心裡盤算著「我再也不要過這樣的日子……再也不要讓兒子受這樣的凌虐」。因此塢梅帶著兒子傑姆離開了伊斯坦堡,回到了德國且充滿爸媽及兄弟妹的愛的娘家。

我們常說「家是永遠的避風港」,但是,在極度保守家庭的價值觀下的親人,他們又如何能接受一個逃家、躲避婚姻的塢梅呢?原本熱烈的歡迎塢梅回家的親人,一聽說塢梅在夫家所遭受的待遇且不再回伊斯坦堡時,並不是給予最大的擁抱與支時,並不是告訴她「我們會保護妳」,所有的笑臉馬上一轟而散,變成紅通通的憤怒臉。自此,塢梅所受到的是來自她最愛的家人的有形或無形的言語和肢體暴力。

德國並不是一個沒有人權、極度保守的國家,塢梅的家人怎會有如此的觀念呢?話說他們是土耳其裔德國人,更是虔誠的伊斯蘭子民。其實ㄚ今並不想把守舊、男尊女卑的帽子扣在穆斯林的頭上,姑且就把重點放在在極度保守的「極度」二個字上,其實回頭看看幾十、幾百年前的的我們,不也是如此嗎?只是,隨著人權意識的提升,那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就變成「家暴」了。

本來ㄚ今對塢梅竟能勇氣百倍的脫離夫家打從心裡喝采,但後來又看到塢梅再度陷入無底深淵,尤其當她問媽媽「你不是說會永遠保護我嗎?」,所得到答案竟是冷漠、斥責的眼神時,只能感嘆避風港何在呢?!

一個離婚的女人,一個帶著孩子生活的女人,那麼可恥嗎?爸爸說妳丟死我家的臉,哥哥欲搶走傑姆送回親生爸爸而暴力相向,妹妹說不要再見到妳且不歡迎妳來參加婚禮,而最瞭解妳的母親竟冷眼旁觀還問說往後有何打算,而妳最疼愛的弟弟竟也打了妳一巴掌,親朋好友、鄰里街坊的眾多閒言閒語、指指點點都不及家人給妳的一點打擊,痛心再痛心,該繼續待在這個妳愛的家嗎?

是的,是該逃出這個守舊的不能再守舊的環境了,身心受點傷那還是小事一樁,怕的是生命不保啊!ㄚ今危言聳聽嗎?但看看片中巴掌來又巴掌去、摔東又摔西的,不出人命才怪咧!

當塢梅決定離開她羈絆很深的家但又被重重的門鎖鎖住時,拿起了電話,只得求助警政社福系統,她離開了。但是,塢梅真的重獲自由,可以自在的新生了嗎?

親情是最難割捨的,縱使他們曾把你傷得遍體鱗傷,最終還是放不掉,更是極度渴望親人的愛再度降臨。社工人員告訴塢梅千萬不要與家人連絡,是為了保護她及兒子,但是塢梅聽話了嗎?人算不如天算啊,也許塢梅沒告訴最最疼愛的弟弟連絡方式與住處,但走在街上都會碰到熟人,竟還跟蹤她,並打了電話通風報信,哇!沒維持多久的平靜生活不見了,隨之而來的不是惡夢而已,而是大颶風、大海嘯。

在觀賞《當妳離開的時候》的過程,ㄚ今一直在心中呼喊「趕快跑…趕快跑啊」,但是看到塢梅一直跑一直躲,但卻又一直回頭,一直企求家人的原諒與愛,但卻又一次一次的碰壁,心裡是又急又痛,總以為她該義無反顧轉身不回頭,逃得遠遠的,何苦燒掉護照,死守家園呢?

但是,當父親病危住進加護病房時,塢梅擁抱了守在病房門口的母親,進了病房後,親了父親的額頭,告訴他「我愛你」,而爸爸說「原諒我」。ㄚ今明瞭了那有血緣的愛是無法取代的,一句「我愛你」,一句「原諒我」,傷,痊癒了,恨,消失了。

但是,當弟弟一手拿槍指向塢梅,當兒子喊著「大舅來了」,那把刀,竟徹徹底底的擊潰了那句「原諒我」所帶來的意義。

這是所謂的「榮譽謀殺honor killing」,就只是為了保全家族的名聲而不惜犧牲或殺害親人,受害者多為女人,而且在多年前德國竟發生了一連串的「榮譽謀殺」社會事件。實在很難以想像,在現今社會,竟然還會有如此的觀念與作法。

愛,不是無止盡的犧牲;愛,不是無窮無盡妥協。沒有了最愛的親人,名聲有何意義呢?!

 

沒有留言: